撤销的大学专业就是“冷门”专业?
随着2022年高考的临近,一些家长已经开始关注选择什么样的院校以及选择什么样的专业,其实关于大学专业,每年都会新增或取消一些专业,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在选择专业时有可能是一次机会和机遇,需要慎重。新增的不一定是适合学生本身的,一切还是要根据自身情况去选择。
2012年以来,教育部聚焦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变化,支持全国高校增设了1.7万个本科专业点,撤销和停招了近1万个专业点,推动了高等教育专业结构不断优化。
每年教育部公布的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都会引起舆论关注。民众普遍认为,新增或撤销专业反映出社会需求及高校对人才培养/输出的变化。新增、撤销专业情况,也因而成为考生报考大学、选择专业的一项重要参考。
总体而言,高校新增、撤销专业,确是对专业设置进行优化的结果。但也要避免对新增、撤销专业的功利解读——把新增较多的专业解读为“热门”专业,把撤销的专业简单理解为“冷门”专业。试想,如果盲目追逐举办“热门”专业,“热门”专业就会因开设高校多、招生规模大而变为“冷门”,可能很快就会面临要被撤销的命运。
近年来高校撤销较多的专业,包括公共事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服装与服饰设计、市场营销等专业,在10多年前,大都是被认为“热门”的专业。在举办这些专业时,很多高校并没有结合自身的办学定位、办学条件等进行科学论证而快速上马,由于没有办出特色与高质量,后来被撤销成为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