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寻常生活纵览时代洪流

  中评社北京3月1日电/据光明日报报道, 虎年伊始,一部聚焦中国百姓五十年生活史的电视剧《人世间》深情献映。这部作品从寻常生活里纵览时代潮流,从家庭结构里洞察社会变迁,从人物情感里观照中国人的精神底色,用史诗般的磅礴之力书写烟火人间。

  一家子,三代人,五十年,众生相。《人世间》用充满敬畏与悲悯的笔触,努力为千百万城市平民、产业工人树碑立传,告诉人们在烟火人间、平凡岁月里,那些沉默的大多数曾经为了生活爱过、苦过、努力过。那些平凡而伟大的人们,尽管经历了生活的阵痛与不安,却依然能够在时代洪流里向阳而生、逐梦而歌。作为城市平民,周家的家庭关系是一个时代的典型表征。由“仁义礼智信”组成的“光字片”是基层社会结构的一个缩影。周父作为支援三线建设的技术工人,有着老一辈人的踏实隐忍。他言语不多、脾气也不好,却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充沛的情感,他把几乎全部的爱与力量给了妻子和儿女,他有着属于父亲的威严和担当。周母是劳动妇女的典型代表,她不识字却明事理、达人情,她懂得知识改变命运、勤劳改善生活的朴素真理。她就像大地之母一样滋养着周家三兄妹茁壮成长。在这个最为普通的家庭,父亲是顶梁柱,母亲是奠基石,他们共同构筑起“光字片”里那两间历经风雪侵蚀却依旧坚固温暖的小窝。“光字片”是诞生于20世纪特殊岁月里、黑土地上的城市棚户区。在生活物资匮乏的时代,那里的人们依然坚守着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价值观念和生存哲学。他们在邻里街坊日复一日的人间烟火里相互取暖,结成“远亲不如近邻”的人情社会,也诠释了最平凡、最真实、最质朴的世俗情怀。

  周家三兄妹和“光字片”的“六小君子”构成“人世间”的叙事主体,并巧妙完成故事赋予的符号意义。剧中的每个角色都可以找到对应的生活出处或者人物原型,充满着生命质感,他们在岁月的天空里耀眼划过。周家兄妹代表国家干部、知识分子和产业工人这三种最为常见的社会角色。作为恢复高考后的首批大学生,周秉义老成持重又睿智果敢,他是改革开放的弄潮儿,时代步伐的先行者。作为家里唯一的女孩,周蓉天资聪慧、相貌出众,又有着漂亮女孩的任性与自我。她的人生上半场诗意洒脱,却被失败的婚姻和紧张的母女关系降维打击。相比之下,“耷拉眼角、大耳朵”的周秉昆是人群中最没有辨识度的“这一个”。他缺乏哥哥改变世界的凌云志,也没有姐姐精神层面的小清高,他最想像父亲那样撑起一个家,夫妻恩爱、母慈子孝,温暖而快乐地活着。然而,这小而确定的幸福却是华夏大地亿万生民最朴素、最真实的生命理想。周秉昆讲信用、重情义、有担当,他一直把年少时的友情放在心间,数十年来从未褪色,这是多么可贵的精神品格。这个文化程度不高又稍显窝囊的人物却闪烁着非比寻常的人格魅力与人性光辉。郑娟有一种温柔而笃定的力量,她在经历生活的碾压之后,却依然能够倔强而积极地活着,她值得拥有秉昆全部的爱。她对周母的悉心照料,源自心底最本真的善良和对“家”的强烈渴望,这也恰恰符合这个角色知恩图报的心理动机。留在“光字片”的“六小君子”活得都不轻松,尤其对于文化程度不高又缺乏专业技能的下岗工人来说,像国庆、赶超、德宝等人,面对时代的阵痛,他们时常感到力不从心、手足无措。而人性的某些缺点和生活中的某些陋习,又让他们囿于生活的困顿难以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