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曲焕彩青春容颜
随着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的盛行,戏曲正在舞台之外的场域频频亮相,其自身具备的深厚底蕴给予了新一代创作者宽广的发挥空间,而来自年轻人的多样表达也同时反哺着古老艺术的生生不息。倘若把戏曲比作故事主人公,当代镜头下的她正在“多栖”发展,以更鲜活、更个性化的方式描摹自己的现在和未来。
每一次创新,就是让戏曲多一次“在场”
“山水间歌声回荡,回荡思念的滚烫,去年的家书两行,读来又热了眼眶……”歌曲《燕归巢》熟悉的旋律响起,演唱者则换成京剧老生名家王佩瑜与歌手阿兰,二人跨界合作,将这首流行歌曲唱出别样的韵味。“相约上元千灯会,又见人间好团圆”,王佩瑜的戏腔念白说罢,京剧《长生殿》《古城会》《四郎探母》中的重逢名段一一登场,夫妻之情、兄弟之情、游子之情尽显无遗。
晚会中多次采用了戏曲片段化的呈现,戏园里,京剧表演艺术家孟广禄搭档青年演员,以影视化的手法重现了《将相和》《春秋笔》《定军山》《锁麟囊》《打龙袍》中的名段,生旦净末丑不同行当演绎出“仁义礼智信”的精神内核,让年轻观众不禁打下“向国粹致敬”“国粹太绝了”等弹幕。黄梅戏、豫剧、昆曲、秦腔……由13名小演员组成的“鳌山小绝”则以致敬“同光十三绝”的形式将来自全国各地的戏曲剧种带到台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