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后为啥热衷学急救

  中评社北京2月24日电/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结束心肺复苏的培训回到家,发现手背划了个口子,膝盖也多了两处淤青。一上午750次的标准按压练习对一个体重仅有80斤的女生来说,确实倾尽了全力。问了身边参与培训的同事,她们也对膝盖的疼痛后知后觉,甚至连提前准备好的护膝、坐垫都没顾上用,“太投入了,都忘了这是培训,感觉就是在身临其境地抢救一条生命”。

  初次听说北京市红十字会的4学时应急救护培训时,只是觉得技多不压身,说不定关键时刻可以救人一命。进入了报名群才发现,里面竟然有那么多90后95后,大家呼朋引类,相约学习,因为名额所限,没报上名的还非常急切地要求报下一次急救培训。红十字会现在的培训讲究到社区、到高校、到机关、到军队。我的很多同龄人,都以会急救为荣。

  为什么年轻人会有那么强烈的热情学急救?

  首先从我周围的人说起,90后往往特别热衷于学习,他们在线下培训、急救进社区的时候去实践,也会在线上通过新媒体的方式将急救融入自己的生活。在综艺节目《令人心动的offer》医学季播出期间,经常会在微博看到网友对于心血管等急救知识的学习和讨论;即使没有专门学习的时间,他们在微信、抖音等社交平台看到急救知识,也会点开看一看,并且点赞收藏,以备不时之需。

  其次是现实原因,现在因为心脏骤停猝死的年轻人太多了,说不定下一次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北京市红十字会的培训师告诉我们,心脏骤停如果在4分钟内进行正确有效的心肺复苏,患者可能抢救成功,但这短短的4分钟恰恰是医护人员无法及时赶到的时候。如果接触心跳骤停患者的人,能够在第一时间给予救治,患者的成活率将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