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毅夫:迎接、宾客及其他
迎接和宾客都是并列结构的词组,其并列的两个词又各是同义词:迎和接是同义的动词,宾和客是同义的名词。如果我们狠心将它们都拆开,再组合成两个动宾结构的词组:迎宾和接客,问题就来了:宾馆完全可以叫迎宾楼,却万万叫不得接客楼。为什么呢?因为旧时青楼接待嫖客叫接客,近世民意普遍抵制卖淫,于是便有了一个约定:接客一词有贬义、有卖淫的意思。由此可知,约定俗成是语言上的一个规则。
台湾省教育部门近年来总想用规定来取代语言上的规则、取代民众的约定,结果闹出不少笑话,成了一个很搞笑的部门。
说起语言上的规则,须知:语有褒贬、话有成语等语言现象,悉出于民众的约定。以台湾教育部门近年出的笑话为例,“罄竹难书”从字面上看并无褒贬,但民众古来就有约定,“罄竹难书”有贬义,因而用于负面描述如“罪恶、劣行罄竹难书”,将“罄竹难书”规定为褒义的成语是无效而搞笑的;“买春”同“卖春”搭配,是嫖妓和卖淫的意思,以唐代诗人司空图《诗品二十四则 • 典雅》有“玉壶买春”句,便规定“买春”是买酒,是褒义词,则不仅是搞笑、而且是搞坏了:俺好酒,上街买酒就是上街买春?另外,“买春”就不能解释为买花吗,买了春花养于玉壶,那才叫一个典雅呢。再说,即便司空图说的“买春”即是买酒,有几个人说过同样的话呢?民众的约定是:“买春”是贬义词;“三只小猪”不是成语,因为说的人少,未在民众的语言里定型、也未得民众约定而定型。“成语者,众人皆说,成之于语”也,规定“三只小猪”是成语,成事不足也。
附带言之,给“外祖父、外祖母”加个注解是个让人笑不起来的笑话。我给这个笑话一个标题,曰:老外公的新注解。
(作者:汪毅夫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讲座教授、全国台湾研究会会长)
迎接和宾客都是并列结构的词组,其并列的两个词又各是同义词:迎和接是同义的动词,宾和客是同义的名词。如果我们狠心将它们都拆开,再组合成两个动宾结构的词组:迎宾和接客,问题就来了:宾馆完全可以叫迎宾楼,却万万叫不得接客楼。为什么呢?因为旧时青楼接待嫖客叫接客,近世民意普遍抵制卖淫,于是便有了一个约定:接客一词有贬义、有卖淫的意思。由此可知,约定俗成是语言上的一个规则。
台湾省教育部门近年来总想用规定来取代语言上的规则、取代民众的约定,结果闹出不少笑话,成了一个很搞笑的部门。
说起语言上的规则,须知:语有褒贬、话有成语等语言现象,悉出于民众的约定。以台湾教育部门近年出的笑话为例,“罄竹难书”从字面上看并无褒贬,但民众古来就有约定,“罄竹难书”有贬义,因而用于负面描述如“罪恶、劣行罄竹难书”,将“罄竹难书”规定为褒义的成语是无效而搞笑的;“买春”同“卖春”搭配,是嫖妓和卖淫的意思,以唐代诗人司空图《诗品二十四则 • 典雅》有“玉壶买春”句,便规定“买春”是买酒,是褒义词,则不仅是搞笑、而且是搞坏了:俺好酒,上街买酒就是上街买春?另外,“买春”就不能解释为买花吗,买了春花养于玉壶,那才叫一个典雅呢。再说,即便司空图说的“买春”即是买酒,有几个人说过同样的话呢?民众的约定是:“买春”是贬义词;“三只小猪”不是成语,因为说的人少,未在民众的语言里定型、也未得民众约定而定型。“成语者,众人皆说,成之于语”也,规定“三只小猪”是成语,成事不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