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欣:在两岸之间确立“一国意识”刻不容缓

统一联盟党主席、《观察》杂志社社长纪欣

  中评社香港3月30日电(记者 沈而忱)统一联盟党主席、《观察》杂志社社长纪欣日前在港台沪学者研讨暨“讲客堂”第八讲“2021中美博弈下的两岸关系与港台关系”中,以《从香港选制修改谈两岸统一进程》为题发言。纪欣指出,要根本遏制“台独”及“港独”,当务之急在于强化“一国”意识、坚守“一国”原则。在探索、设计“两制”台湾方案之前,必须先确立“一国”,避免两岸因存在政治分歧而忽视了两岸关系的本质,同时避免民进党当局炮制“一中一台” 

  纪欣表示,从最近两年香港的“反修例”暴乱看来,港台两地的问题有不少共通性。例如,香港和台湾一样,外有西方有心人士煽风点火,内有挟洋自重者兴风作浪、制造混乱。又例如,香港和台湾一样,并未全然摆脱对前殖民国的依恋,爱国主义教育又明显不足,导致年轻人误认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普选制度就是普世价值,这些问题若不快速导正,不排除香港未来真的会发展出“港独”,破坏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基此,人大此次设立香港候选人审查制度,重构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和立法会,确保“爱国者治港”,不仅可望让香港“一国两制”行稳致远,也为探索“两制”台湾方案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纪欣强调,要根本遏制“台独”及“港独”,当务之急在于强化“一国”意识、坚守“一国”原则。有人认为“一国”意识及“一国”原则只适用已回归20多年的港澳,而不适用于尚未复归统一的台湾。这显然是不正确的。因为1981年9月的“叶九条”及1983年6月的“邓六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构想,都是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只是先用于与台湾同样因历史遗留问题、长期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香港、澳门。

  纪欣认为,在香港历经两年的动荡不安、两岸形势更加复杂严峻的当下,要解决台湾问题,除应继续坚持“一中原则”和“九二共识”外,也应加强树立“一国”意识。理由如下:

  首先,“两岸一国”可避免两岸因存在政治分歧而忽视了两岸关系的本质。台湾绿营声称“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近年来又以“中华民国台湾”企图掩饰台独本质,陆委会主委邱太三日前还表示,若大陆坚持“九二共识”前提是不公平、不切实际的要求,并提议“建设性模糊论”,令人怀疑难道还想搞“特殊国与国关系”。马英九当政八年,每次提及“九二共识”,总强调“一中各表”,又坚持“一中是中华民国”,这不仅使“一中”被淡化、异化,也使“中华民国定位”及国号问题等制度分歧始终未获解决。

港台沪三地学者相约云端,探讨中美博弈下两岸关系与港台关系

  2019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完整表述“九二共识”核心内涵为“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后,除民进党当局刻意把“九二共识”与“一国两制”画上等号,蓝营也为“九二共识”是否被扩大解释而争执不休。

  其实,台湾当局1991年通过的《国统纲领》第一条即明言:“大陆与台湾均是中国的领土,促成国家的统一,应是中国人共同的责任”,而且“宪法”虽经七次修改,增修条文前言第一句话仍是“为因应国家统一前之需要”,两岸关系的定位仍为“一国两区”,这些正是海基、海协两会于1992年被授权在香港开启商谈的基础。蓝营对此有所质疑,凸显他们未认清或不愿承认两岸关系的本质,也没有意愿开启政治对话,逐步化解两岸政治分歧。

  其次,“两岸一国”可检验是否真正支持“一中原则”和“九二共识”。两岸政策是国民党执政时期的历史资产,今天即使在野,国民党只要根据事实精准论述,即可清楚揭露民进党台独路线的欺骗性与虚幻性,但国民党一直担心被扣“红帽子”,而随民进党拿香跟拜。2020年国民党败选后,更视“九二共识”为票房毒药,3月初党主席江启臣竟然在受访时说出“大陆是台湾的主要威胁”。今年7月国民党主席将改选,但截至目前,角逐者所提出的两岸论述大多含糊不清,甚有人表示“九二共识就是没有共识”,这样的国民党,怎能在两岸论述及“修宪”议题上制衡民进党?

  既然国民党不愿再当“台独”的煞车器,大陆似无需再有顾忌,率直提出“两岸一国”,不仅可检验台湾朝野谁真正反对“台独”、支持“九二共识”,也可直接争取始终认同自己是中国人、向往统一的民众。

  第三,避免民进党当局制造“一中一台”。“一中原则”已成为国际主流共识,但民进党当局仗着美国之势,企图以台湾名义扩展“国际空间”,制造“一中一台”,也有不少国家跟着帮腔起哄。尽管特朗普已下台,但拜登政府上台后即表示“对台承诺坚若盘石”,国务卿布林肯3月10日出席国会听证会竟脱口而出“台湾这个国家(country)”,3月12日又与澳、印、日举行“四方安全对话”,企图“团结友邦抗中”。18日在中美2+2会谈时,更以点名方式“严重关切”新疆、香港、台湾。

  为避免美国继续干涉中国内政,大陆除应坚持“台湾问题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涉及中国核心利益,没有任何妥协退让余地”,也有必要强调“两岸同属一个国家”,以警告他国不要尾随美国,违反“不得干涉他国内政”的国际准则,也可望杜绝台湾有人视美、日为“抗中”、“拒统”靠山的妄想。

研讨会香港现场(中评社 沈而忱摄)

  最后,没有“一国”,何来“两制”。在探索、设计“两制”台湾方案之前,必须先确立两岸同属一个国家。不可否认,此时倡议“两岸一国论”,势必让台湾朝野批评大陆在两岸主张上“加码”,或不切实际,甚被指责将因此丧失两岸复谈的机会,但事实摆在眼前,蔡英文五年来拒绝承认“九二共识”,始终妄想在没有“一中”的前提下重启两岸对话,摆明是心存侥幸,以拖待变,大陆有必要把两岸问题的本质讲清楚、说明白,让蔡英文知道有心化解两岸政治分歧,才能开展“有意义的对话”,实现台海持久和平。当然提出“两岸一国”也会提早引发“中华民国定位”、“一国两府”、“一国两治”问题,但“两岸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是影响两关系行稳致远的总根子,总不能一代一代传下去”,我们这一代人就应该本着对民族、对后世负责的态度,早日解决政治对立,达成国家统一愿景。

  纪欣表示,香港回归已近24年,仍因有少数港人缺乏爱国爱港意识,又因外力介入,几乎危及“一国两制”实践。由此可见,强化“一国”意识、坚守“一国”原则对香港前途何其重要。至于两岸方面,为维护中国主权领土完整,为探索“两制”台湾方案,为使两岸统一后台湾长治久安,在两岸之间确立“一国意识”也刻不容缓。

统一联盟党主席、《观察》杂志社社长纪欣

  中评社香港3月30日电(记者 沈而忱)统一联盟党主席、《观察》杂志社社长纪欣日前在港台沪学者研讨暨“讲客堂”第八讲“2021中美博弈下的两岸关系与港台关系”中,以《从香港选制修改谈两岸统一进程》为题发言。纪欣指出,要根本遏制“台独”及“港独”,当务之急在于强化“一国”意识、坚守“一国”原则。在探索、设计“两制”台湾方案之前,必须先确立“一国”,避免两岸因存在政治分歧而忽视了两岸关系的本质,同时避免民进党当局炮制“一中一台” 

  纪欣表示,从最近两年香港的“反修例”暴乱看来,港台两地的问题有不少共通性。例如,香港和台湾一样,外有西方有心人士煽风点火,内有挟洋自重者兴风作浪、制造混乱。又例如,香港和台湾一样,并未全然摆脱对前殖民国的依恋,爱国主义教育又明显不足,导致年轻人误认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普选制度就是普世价值,这些问题若不快速导正,不排除香港未来真的会发展出“港独”,破坏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基此,人大此次设立香港候选人审查制度,重构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和立法会,确保“爱国者治港”,不仅可望让香港“一国两制”行稳致远,也为探索“两制”台湾方案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纪欣强调,要根本遏制“台独”及“港独”,当务之急在于强化“一国”意识、坚守“一国”原则。有人认为“一国”意识及“一国”原则只适用已回归20多年的港澳,而不适用于尚未复归统一的台湾。这显然是不正确的。因为1981年9月的“叶九条”及1983年6月的“邓六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构想,都是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只是先用于与台湾同样因历史遗留问题、长期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香港、澳门。

  纪欣认为,在香港历经两年的动荡不安、两岸形势更加复杂严峻的当下,要解决台湾问题,除应继续坚持“一中原则”和“九二共识”外,也应加强树立“一国”意识。理由如下:

  首先,“两岸一国”可避免两岸因存在政治分歧而忽视了两岸关系的本质。台湾绿营声称“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近年来又以“中华民国台湾”企图掩饰台独本质,陆委会主委邱太三日前还表示,若大陆坚持“九二共识”前提是不公平、不切实际的要求,并提议“建设性模糊论”,令人怀疑难道还想搞“特殊国与国关系”。马英九当政八年,每次提及“九二共识”,总强调“一中各表”,又坚持“一中是中华民国”,这不仅使“一中”被淡化、异化,也使“中华民国定位”及国号问题等制度分歧始终未获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