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设热线 刘泰廷:日本仍要缓和对中关系
中评社台中1月3日电(记者 方敬为)中日去年底举办防长视讯会谈,并谈及设置紧急联系热线。中兴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刘泰廷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日本此举主要是以本身的利益为出发点,因为“台海有事、日本也有事”,日本必遭波及,日本最不乐见台海发生争端,加上中国在地缘政治及经贸影响力甚巨,是美国无可取代的,因此日方除了是遂行典型的等距外交策略外,长期而言,和缓中日关系仍是上策。
刘泰廷,中兴大学国际政治学研究所博士,兼任兴大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日韩总合研究中心研究员等职,研究专长包括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政治经济学、东亚国际关系、中国外交政策、两岸关系等。
日本防卫大臣岸信夫去年12月27日和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魏凤和举行视讯会谈,并协议尽早设置海空联络机制热线,管控风险,岸信夫会中也直言,台海和平稳定对日本安全很重要。
针对中日设置热线,刘泰廷表示,日本之所以提出相关要求,出发点当然是为了本身的国家利益着想。虽然前日相安倍晋三之前喊出了“台湾有事即是日本有事,也是日美同盟有事”,甚至要中方不要误判情势,可是从日本官方的态度及立场来看,显然与安倍的讲话不同调。
刘泰廷说,因为倘若台海真的发生动荡,日本必然遭受波及,这对日本而言是最不乐见且冲击剧烈的事,去年12月26日日本NHK电视台以台海危机为主题作特别解析,并模拟台海战争情境,最后的结论是,“一旦台海引爆争端,周边区域都没有赢家”,所以极力避免台海战争,是日本维系国家利益的最佳途径。
他表示,安倍晋三对中国的放话,或许其目的在于维持本身的政治能见度,也或许是在以卸任首相的身份,与日本官方进行两手策略,但无论如何,日本官方当前的立场,长远来说仍会以“和缓对中关系”为目标。
刘泰廷提到,日本国会去年4月通过参与由中方主导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国内程序,成为正式成员,RCEP今年元月起正式生效上路,日本当然会希望跟中国在经贸上有更进一步的互动红利,中日后续在自贸区的互动,可望缓和双边气氛。
不过,台湾议题随着美国围堵中国的战略目标明确之下,持续被放大检视。刘泰廷说,日本身为四方安全会谈(QUAD)的成员之一,又要寻求美国的安全保障,因此在台海议题上面,日本必须适时表态,可是日本另一方面也不希望台海在美国动作扩大的同时,增添不稳定因子,波及到日本的“国家安全”。
因此可以发现,刘泰廷指出,日本提出与中国建立热线的时间点,就在今年中日建交50周年之际,显然是有意藉此稳定中日关系,减少误判,台面上虽然是在对台海议题,但实际上释出的讯号不言而喻。
刘泰廷并提到,中国军方去年底公布辽宁舰编队远海训练影片,中日航母首次“同框”,据了解也引起美国媒体及军事专家的高度关注,因为日本航母紧跟中国航母的举动很不寻常,无论是日本可能在向中国叫板,亦或是中日之间在军事互动模式上有所变化,可能都与中日热线有所关连,而双方后续并未针对该议题有冲突性的言论出现,也是值得观察的指标。
中评社台中1月3日电(记者 方敬为)中日去年底举办防长视讯会谈,并谈及设置紧急联系热线。中兴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刘泰廷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日本此举主要是以本身的利益为出发点,因为“台海有事、日本也有事”,日本必遭波及,日本最不乐见台海发生争端,加上中国在地缘政治及经贸影响力甚巨,是美国无可取代的,因此日方除了是遂行典型的等距外交策略外,长期而言,和缓中日关系仍是上策。
刘泰廷,中兴大学国际政治学研究所博士,兼任兴大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日韩总合研究中心研究员等职,研究专长包括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政治经济学、东亚国际关系、中国外交政策、两岸关系等。
日本防卫大臣岸信夫去年12月27日和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魏凤和举行视讯会谈,并协议尽早设置海空联络机制热线,管控风险,岸信夫会中也直言,台海和平稳定对日本安全很重要。
针对中日设置热线,刘泰廷表示,日本之所以提出相关要求,出发点当然是为了本身的国家利益着想。虽然前日相安倍晋三之前喊出了“台湾有事即是日本有事,也是日美同盟有事”,甚至要中方不要误判情势,可是从日本官方的态度及立场来看,显然与安倍的讲话不同调。
刘泰廷说,因为倘若台海真的发生动荡,日本必然遭受波及,这对日本而言是最不乐见且冲击剧烈的事,去年12月26日日本NHK电视台以台海危机为主题作特别解析,并模拟台海战争情境,最后的结论是,“一旦台海引爆争端,周边区域都没有赢家”,所以极力避免台海战争,是日本维系国家利益的最佳途径。
他表示,安倍晋三对中国的放话,或许其目的在于维持本身的政治能见度,也或许是在以卸任首相的身份,与日本官方进行两手策略,但无论如何,日本官方当前的立场,长远来说仍会以“和缓对中关系”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