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日美联手对华施压无济于事
其实,从2月《海警法》施行以来,中国方面已多次明确表态,该法并非针对特定国家。中国从北至南,分别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而南海的面积是东海的好几倍。日本之所以对该法的施行如此寝食难安,正好说明了它的心虚。日本防卫大臣岸信夫在会谈后举行的联合记者会上如此表白:“中国施行《海警法》不可影响相关国家的正常权益,不可加剧东海和南海的紧张局势”。日本外务省官员对此还补充道:“中国强化海洋活动,日本是首当其冲的国家”。这些都足以说明日本对中国《海警法》的出台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
其实,中国之所以通过《海警法》,是因为此前这一领域的立法是空白,如今只是填补了这一空白而已,而中国海警将一如既往地执行相关公务,并不会因为该法的施行而使相关海域或岛屿的事态升级。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海警船在那里开展常态化的例行巡航,完全是在行使主权,日本的恐慌和焦虑纯属多余。即便拉上美国做出“气壮如牛”的表态,中国的这一做法仍将一以贯之。
虽然在这次会谈中,美方再度表明,钓鱼岛及其周边海域“属于日本的施政范围,适用于《美日安全条约》第5条,”并继续反对“任何损害这一施政的单方面行为”,但这都是就话重提而已,没有任何新意。美国军方高官早就在私下表示:美国不可能为这一荒无人烟的小岛让其官兵付出流血的代价。美国迄今为止在这一问题上的相关表态,不过是安抚日本,做一个口惠而实不至的姿态而已。就在十几天前,美国国防部发言人约翰·柯比就3天前宣称在钓鱼岛主权问题上支持日本一事表示道歉。柯比表示,他此前支持日本对钓鱼岛“主权”的言论是一个“错误”,并且为造成混淆表示道歉。同时,美国国防部也对其在此前记者会上的文字稿予以订正,称美国对钓鱼岛主权问题的政策并无改变,想必日本对此事还不至于如此健忘。日本若当真以为美国将不惜为其“两肋插刀”,显然是会大失所望的。
早在拜登上任之前,日方就急不可耐地期待双方的最高层会谈。目前菅义伟已敲定了下月上旬的访美日程,在4月9日与拜登的会谈中,双方肯定还会重点涉及这一话题。几天前美日澳印四国领导人还举行了视频会谈,也是以针对中国为主。联合盟国及其主要伙伴国家共同应对中国,这是拜登上任伊始就一再表达的一项重要政策。
日美双方上次在东京举行2+2会谈还是在2013年10月,双方还商定年内将再度举行这一会谈。在这次会谈中,日本防卫大臣岸信夫还强调日美双方在包括钓鱼岛在内的日本西南海域开展联合训练,显示了日美联合应对该地区局势的姿态。就在会谈前一天,双方还在东海海域进行了联合防空战斗训练。
在于日本举行2+2会谈后,布林肯和奥斯汀还将前往韩国举行2+2会谈,然后布林肯在回国途中会在阿拉斯加停留,然后会合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与杨洁篪和王毅举行会谈。既然举行会谈,总希望取得积极的会谈成果,为此就必须营造一定的相应氛围。但在此前美国一再对中国表达如此严厉的姿态,这显然是想以此来对中国形成一个所谓的“高压气场,”这对取得良好的会谈结果显然是有弊无利的,也是无济于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