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大宗商品价格为何上涨?如何应对?
今年年初以来,在全球大类资产受挫的背景下,大宗商品反而表现抢眼。国际上,国际原油价格向“100美元”进发,作为大宗商品龙头的原油价格大幅上行,带动整个大宗商品市场走强。国内农产品方面,棕榈油大涨18%,豆油上涨13%,大豆、豆粕、菜粕涨逾14%;工业品方面,铁矿石、玻璃等商品大幅上涨超过20%。其中,玻璃价格涨幅约36%,螺纹钢和热轧卷板涨幅超过13%。
本轮大宗商品价格为何上涨?后市如何?相关实体企业如何应对价格波动风险?
涨价受供需双向驱动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预期强烈。日前,投资机构高盛表示,目前大宗商品市场处于短缺状态。追踪23种能源、金属和农作物期货的彭博商品现货指数今年早些时候创下历史新高,包括石油在内的许多大宗商品期货价格都出现较大幅度现货溢价。
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院长王骏认为,农产品方面,受拉尼娜气候影响,巴西和阿根廷大豆产量下调,而美豆价格上行,拉动了蛋白粕和油脂价格走高。生物柴油需求增长再度带动植物油期货价格创出新高。
新湖期货有色金属研究总监孙匡文表示,国际上,欧美国家的通胀为工业品价格上涨提供了动能。国内方面,为应对经济增速下行压力、扭转市场预期,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这一定程度上对有色、黑色等工业品价格起到了提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