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债跌跌不休 避险作用渐失

境外投资者上月净买入在岸人民币债券500亿元,延续外资增持中国债券资产的势头。(大公报)

  中评社香港2月15日电/大公报报道,乌克兰局势持续紧张,市场避险情绪急速升温,促使资金流向避风港如债券市场,当中人民币债券成为市场首选吸纳对象,惟美债却继续沽压重重,跌跌不休。在地缘政治风险上升下,美国10年期国债反弹乏力,债息续贴近2厘的高位。由此可见美债避险作用渐失,市场投资信心不断下降。

  乌克兰危机困扰全球投资市场,地缘政治风险因素成为投资者减磅套现的催化剂,股票等风险资产首当其冲,环球股市应声下跌,港股昨日也跟随外围下跌1.4%,恒指力守24500点关。

  乌克兰危机无助债价回稳

  避险情绪急速升温,股市无运行,大量资金转移流入避险资产,带动金价向上突破,一举升上1850美元水平,而定息收入的金融资产如债券也发挥一定避风港角色,特别是有良好经济基本因素支持的中国债券,成为外资首选吸纳对象。

  事实上,境外投资者上月净买入在岸人民币债券500亿元,延续外资增持中国债券资产的势头。去年境外投资者合共净买入中国债券7986亿元,其中5756亿为国债,可知道外资吸纳中国债券意欲甚强。

  今年首个半月负回报3%

  对比之下,美债却持续失宠,跌跌不休,美债这一波跌势从2020年中开始,一直持续至今。

  即使发生乌克兰危机,也无助美债价格回稳,美国10年期国债价格反弹乏力、债息继续接近2厘高位,似乎美债逐步失去作为避险资产的功能。

  事实上,美债表现确实令人失望,今年首个半月已录得了平均3%的负回报,已高于去年全年2.3%的跌幅,可见全球加速去美元化,减持美债资产,下行压力愈来愈大,令美债走势将持续走弱。

  外资转揸人币债券

  随着美债价格下跌、债息上升,令美国政府与企业融资成本增加,不单止对实体经济与企业营运构成负面影响,还可能增加债务违约风险,引爆债务危机。

  总之,美债已成为风险之源,全球去美元化步伐继续提速,资金加注人民币债券,今年首个半月中国债券平均回报2.6%,表现冠全球,成为重要避风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