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馆
中评社北京2月16日电/据人民日报报道,近日,历时近3年修建完成的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正式开放,填补了中国工艺美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博物馆的空白。
该馆坐落于北京中轴线北延长线上,毗邻国家体育场、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科技馆等多个大型国家级场馆。建筑面积9万多平方米,平面为中轴对称左右展开,立面呈三段式。建筑上部暖铜色幕墙形似多宝格方匣,寓意馆内珍藏大量艺术瑰宝。
为冬奥奉上文化盛宴
开馆大展“中华瑰宝——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工艺美术展”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残奥会系列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展览分为“大国匠作”“旷古遗音”“万方乐奏”“丝路丹青”“粉墨传奇”“藉器传文”“神州迎春”“盛世重光”八大板块,展出1298件(套)工艺美术和非遗珍品佳作,80%的展品为首次面向公众展出,大部分展品是中国艺术研究院70年来积累的珍藏。作为“双奥”之城的重要文化新地标,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为公众奉上文化盛宴,为北京冬奥助威添彩。
走进馆内中央大厅,首先看到的是冬奥主题装置景观《从阿勒泰到北京》。装置为镜面不锈钢材质,创意来自新疆阿勒泰约1.6万年前的彩绘岩画和北京传统冰上运动项目,展现了远古先民滑雪起源和北京冰雪文化。据介绍,中国冰雪运动历史悠久、史料记载丰富,从1300多年前的《隋书》到《新唐书》,再到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代《冰嬉图》,都有关于冰雪运动的记载。很多冰雪运动项目一直传承至今,传统冰蹴球运动已成为北京市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