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士林夜市 何志伟:找回70年代老滋味
中评社台北2月14日电(记者 郑羿菲)台北市士林夜市曾是全台知名钱潮商圈,昔日陆客团游台鼎盛时期每天高达3万人流,如今两岸冰冻、又受新冠肺炎疫情,士林夜市店面空置率攀升到近3成,有上百家店面待租。在地的民进党籍“立委”何志伟认为,士林夜市需要转型回到70年代老滋味。
不过,台北市士林老街商圈繁荣促进会理事长苏文山接受中评社访问时表示,士林夜市是老招牌,地理条件拥两个捷运站,交通便利,士林区人口27万、北投区人口24万,公私立大学高中学生人数也有10多万,光做这些就不怕做不起来了,只要内部转型整顿好,不再走赚短线的观光财,疫情趋缓后,根本不用怕。
民进党台北市第二选区(大同、士林38里)“立委”、曾在士林、北投区担任8年台北市议员的何志伟说,士林夜市商圈的困境在特色、有趣不足,但周遭学校多、年轻族群会走动,地理环境非常好,现在士林夜市正在转型阵痛期,炒短线的店走了,反而让士林夜市回到70年代的老滋味、老字号,只要北市府办主题活动多与士林夜市商街连结,就能持续经营。
位于捷运剑潭站正对面的台北表演艺术中心,2012年动工,历经10年终于将在3月试营运。北艺中心是由普立兹克建筑奖得主-荷兰建筑师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所设计,采用“3+1”剧场设计,包含1500席的大剧院、500席至800席的多形式蓝盒子开放式剧场,其中大剧院可连通蓝盒子成为2300席“超级大剧场”,这是台湾首座巨型剧院,为全台最大舞台规模。地方人士期待北艺中心的开幕能为商圈带进人潮。
“空店面很正常。”苏文山指出,70年代士林夜市不靠国际观光客,附近居民、周边学校学生下课都会来吃,那时候做出口碑才让士林夜市兴起成为北台湾老字号夜市,2008年开放陆客来台观光、2011年开放陆客自由行后,士林夜市更盛,不少服饰业、百货业,与迎合陆客喜好的店家涌入士林夜市开店,但树大难免招风,出现坑杀观光客的不肖业者。
苏文山表示,前几年坑杀观光客的负面新闻还在民众心里,认为士林夜市又贵又难吃,再加上疫情影响,观光客没有来台湾,也让士林夜市雪上加霜,过去吃观光财比重高的士林夜市自然空店面多,这是很正常的。
苏文山认为,士林夜市不能再继续依赖国际观光客,毕竟不确定因素太多,其他商圈主要客群是周遭居民,观光客锐减、疫情虽有影响,但不至于撑不下去,像是台北市的宁夏夜市、新北市的乐华夜市都是如此,附近居民、学生肚子饿都会买东西吃,这比较长久。现在做陆客、国际观光客的店家几乎都退场了,士林夜市未来需要转型,得恢复到1970年代士林夜市开始在集结的雏形。
苏文山指出,店家面对观光客与本地客心态自然不一样,观光客可能只有一次性消费,面对常常来的本地客、学生,店家就会希望做好回头率、做好口碑行销。现在小吃集中在阳明戏院前、庙口大南路、基河路,传统夜市小吃还是当地人、学生喜欢来吃、来买的。
苏文山说,若疫情没有爆发,估计今年暑假士林夜市的人流就会回来了,现在有2022台北灯节、台北表演艺术中心也将在3月试营运,到7月正式开幕的节目都已经排满了,每一场都可以容纳3000多位观众,看节目的民众不一定会来夜市没错,但北艺中心是无围墙场馆,民众就会进出参观,自然形成一个新地标吸引民众来士林。
苏文山举例说,每年3月份阳明山花季,外县市民众也会来台北市看,晚上也会逛夜市,另外,2011年元旦假期儿童新乐园开幕,士林夜市也塞爆人潮,这就是观光地标带来的人潮,北艺中心总工程款是新台币70亿元,对柯市府来说是只许成功的东西,隔了一条马路就是士林夜市,参观民众肚子饿、口渴,过条马路就能买,一定会来逛!
不过,何志伟则忧心,北艺中心已经兴建10年太久了,恐怕会有失去话题性的疑虑,他相信开放观光后人潮一定会回来这个北部老字号的士林夜市,现在需要的是台北市政府举办主题活动能更与在地商家串联,让民众可以体验主题式的夜市,好玩、好吃就会留下印象。
谈到士林夜市空店面为何长期都空置?苏文山认为,这很正常,在士林夜市开店面的成本要很高,恐怕也不敢贸然进场,人流必须要先回流、疫情也需要稳定,才可能商家进场,现在不确定因素还很多,没什么好意外的,这也急不来,这是疫情问题,疫情解封、国际观光客来台,现在房租掉到相对便宜的低线,空店面自然很快就会降低。
中评社台北2月14日电(记者 郑羿菲)台北市士林夜市曾是全台知名钱潮商圈,昔日陆客团游台鼎盛时期每天高达3万人流,如今两岸冰冻、又受新冠肺炎疫情,士林夜市店面空置率攀升到近3成,有上百家店面待租。在地的民进党籍“立委”何志伟认为,士林夜市需要转型回到70年代老滋味。
不过,台北市士林老街商圈繁荣促进会理事长苏文山接受中评社访问时表示,士林夜市是老招牌,地理条件拥两个捷运站,交通便利,士林区人口27万、北投区人口24万,公私立大学高中学生人数也有10多万,光做这些就不怕做不起来了,只要内部转型整顿好,不再走赚短线的观光财,疫情趋缓后,根本不用怕。
民进党台北市第二选区(大同、士林38里)“立委”、曾在士林、北投区担任8年台北市议员的何志伟说,士林夜市商圈的困境在特色、有趣不足,但周遭学校多、年轻族群会走动,地理环境非常好,现在士林夜市正在转型阵痛期,炒短线的店走了,反而让士林夜市回到70年代的老滋味、老字号,只要北市府办主题活动多与士林夜市商街连结,就能持续经营。
位于捷运剑潭站正对面的台北表演艺术中心,2012年动工,历经10年终于将在3月试营运。北艺中心是由普立兹克建筑奖得主-荷兰建筑师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所设计,采用“3+1”剧场设计,包含1500席的大剧院、500席至800席的多形式蓝盒子开放式剧场,其中大剧院可连通蓝盒子成为2300席“超级大剧场”,这是台湾首座巨型剧院,为全台最大舞台规模。地方人士期待北艺中心的开幕能为商圈带进人潮。
“空店面很正常。”苏文山指出,70年代士林夜市不靠国际观光客,附近居民、周边学校学生下课都会来吃,那时候做出口碑才让士林夜市兴起成为北台湾老字号夜市,2008年开放陆客来台观光、2011年开放陆客自由行后,士林夜市更盛,不少服饰业、百货业,与迎合陆客喜好的店家涌入士林夜市开店,但树大难免招风,出现坑杀观光客的不肖业者。
苏文山表示,前几年坑杀观光客的负面新闻还在民众心里,认为士林夜市又贵又难吃,再加上疫情影响,观光客没有来台湾,也让士林夜市雪上加霜,过去吃观光财比重高的士林夜市自然空店面多,这是很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