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新竹东门市场 来吃烧滚滚米粉汤

新竹东门市场,新设置“东门霓好”霓虹灯装置艺术。(中评社 黄文杰摄)

  中评社新竹2月15日电(记者 黄文杰)位于新竹市区拥有百年历史的东门市场,过去曾是台湾最大的传统市场,随着时代的变迁一度历经没落萧条。近年随着市场的改建活化,吸引一群年轻人进驻于此,开创了许多不同风格的小吃店及各国料理。新竹市政府也在这里,新设置“东门霓好”霓虹灯装置艺术,以霓虹灯意象营造活力与夜生活热闹氛围。

  说起霓虹灯招牌,在七八十年代经济和娱乐文化腾飞时,夜幕降临时纷纷亮起的霓虹灯,见证繁华景象的最佳代表,因为经常出现在香港电影,成为香港经典印象。

  台湾最早开始有霓虹灯,是在五〇年代,从大陆引进,一开始多用在电影院,七〇、八〇年代霓虹灯业起飞,在九〇年代达到顶峰。那时正值台湾钱淹脚目,八大行业兴盛,霓虹灯的需求量剧增,这也是一门专业,九〇年代末,招牌业者开始尝试LED灯泡,LED灯只需要懂一点电的人就可以安装了,霓虹灯开始被取代。

  如今,在社交媒体的普及下,霓虹灯迎来了它的第二波高潮,被延伸为潮流、复古的代名词,也成为IG网路“虹”人夜晚打卡必备元素。

  新竹市府配合东门城改造,新设置“东门霓好”霓虹灯装置艺术,有七彩的店家招牌、招财猫、灯笼、凤梨、鱼等市场元素,霓虹灯意象呈现夜生活热闹氛围。
 
  新竹东门市场,设立于1900年,从清代到如今少说有百年历史。曾是台湾最大的市场,1977年改建为地上3层、地下1层的建物,成为全台第一座集合市场,不过一度没落,现在经过重新整理,愈晚愈热闹的东门市场也已成为年轻人最新打卡景点,在这里可以找到到日式、泰式、韩式、义式等各国料理。

“东门市场 米粉摊”,是排队美食。(中评社 黄文杰摄)

  介绍东门市场超高人气的排队美食,“东门市场 米粉摊”绝对得要放在名单里。

  远远就可以看到的排队人潮外,大量原木色调装潢的摊位店面也非常醒目不怕找不到。摊位在市场里所以内用座位并不多,排队点完餐店员才会带位,人多时需要多一点耐性。店名直接叫米粉摊,当然就是要来吃米粉汤啰!料多味美的米粉汤是古早味的粗米粉。
 
  “招牌海鲜芋头米粉汤”里除了软绵的芋头外,还有鲜虾、中卷、炸鱼片、虱目鱼丸等海鲜,搭配上香菜、芹菜、蛋酥跟鲜甜的汤头吃起来超满足!晚上卖完就关店。

东门市场一度历经没落萧条,近年随着市场的改建活化,市场开始有了生机。(中评社 黄文杰摄)

新竹东门市场是百年市场,1977年改建为地上3层、地下1层的建物。(中评社 黄文杰摄)

新竹东门市场虽然是老市场,不过这几年进驻不少店家,吸引年轻人来消费。(中评社 黄文杰摄)

一群年轻人进驻,开创许多不同风格的小吃店及各国料理。(中评社 黄文杰摄)

新竹东门市场虽然是老市场,不过这几年进驻不少店家,吸引年轻人来消费。(中评社 黄文杰摄)

新竹东门市场虽然是老市场,不过这几年进驻不少店家,吸引年轻人来消费。(中评社 黄文杰摄)

新竹东门市场虽然是老市场,不过这几年进驻不少店家,吸引年轻人来消费。(中评社 黄文杰摄)

一群年轻人进驻,开创许多不同风格的小吃店及各国料理。(中评社 黄文杰摄)

新竹东门市场,新设置“东门霓好”霓虹灯装置艺术。(中评社 黄文杰摄)

  中评社新竹2月15日电(记者 黄文杰)位于新竹市区拥有百年历史的东门市场,过去曾是台湾最大的传统市场,随着时代的变迁一度历经没落萧条。近年随着市场的改建活化,吸引一群年轻人进驻于此,开创了许多不同风格的小吃店及各国料理。新竹市政府也在这里,新设置“东门霓好”霓虹灯装置艺术,以霓虹灯意象营造活力与夜生活热闹氛围。

  说起霓虹灯招牌,在七八十年代经济和娱乐文化腾飞时,夜幕降临时纷纷亮起的霓虹灯,见证繁华景象的最佳代表,因为经常出现在香港电影,成为香港经典印象。

  台湾最早开始有霓虹灯,是在五〇年代,从大陆引进,一开始多用在电影院,七〇、八〇年代霓虹灯业起飞,在九〇年代达到顶峰。那时正值台湾钱淹脚目,八大行业兴盛,霓虹灯的需求量剧增,这也是一门专业,九〇年代末,招牌业者开始尝试LED灯泡,LED灯只需要懂一点电的人就可以安装了,霓虹灯开始被取代。

  如今,在社交媒体的普及下,霓虹灯迎来了它的第二波高潮,被延伸为潮流、复古的代名词,也成为IG网路“虹”人夜晚打卡必备元素。

  新竹市府配合东门城改造,新设置“东门霓好”霓虹灯装置艺术,有七彩的店家招牌、招财猫、灯笼、凤梨、鱼等市场元素,霓虹灯意象呈现夜生活热闹氛围。
 
  新竹东门市场,设立于1900年,从清代到如今少说有百年历史。曾是台湾最大的市场,1977年改建为地上3层、地下1层的建物,成为全台第一座集合市场,不过一度没落,现在经过重新整理,愈晚愈热闹的东门市场也已成为年轻人最新打卡景点,在这里可以找到到日式、泰式、韩式、义式等各国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