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疫情恶化 港商叹外贸风险增
香港付货人委员会主席林宣武及香港中小型企业总商会永远荣誉会长巢国明,异口同声向大公报坦言,“睇唔通”出口形势,因为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太大。
“早前疫情回稳时,欧美市场需求复苏得不错,加上库存偏低,一时间令港商订单大增,目前订单看似不错,但有太多未知数,若然不幸的遇上封城便随时被取消订单,等于将所有压力转嫁在厂家身上,今年生意难做。”林宣武形容,出口市况太多变数。
美提速加息 打击零售消费
巢国明亦认同,若疫情令各国进一步封城,即使产品已上船,买家也可以种种理由而不收货,或鸡蛋里挑骨头地,故意指品质有问题而不“找数”,总之尽量“不上身”。“相当多买家已为今年头几个月,甚至半年的订单落订,表面上看似今年生意不俗,但有了去年突然取消订单的经验,疫情又似恶化,今年港商接单要审慎,惟可能有厂家勇字当头,想趁机做多些生意,或甘愿冒风险了。”
此外,疫情亦会拖累生产。巢国明指出,去年疫情在印度及东南亚地区大面积爆发,迫使许多工厂停工,问题在于现时很多港商在东盟设厂,怎样能在疫情下如期交货,则成为厂家伤透脑筋的问题。因此,他建议,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意思是在东盟等地扩充产能的同时,不要大规模缩减,甚至关闭内地的厂房。事实上,由于中国防疫工作做得好,所以去年能率先复工复产,成为港商抢占订单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