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年庆纪实画大观
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收藏着不少有关明清年庆的纪实绘画,例如明李士达《岁朝村庆图》轴、盛懋烨《岁朝图》轴,明宫廷绘画《宪宗元宵行乐图》卷,清代宫廷绘画《太簇始和图》轴、《万国来朝图》轴、《乾隆岁朝行乐图》轴等,反映了从宫廷到城乡、从帝王士大夫到民间社会辞旧迎新、庆元旦、闹元宵等热闹场面,其中不少旧俗延续至今。本文仅就其中富于故事情节的几件,与读者共赏。姜舜源(文、图)
岁朝,就是一年的第一个早晨,意即元旦。旦,会意字,日出地平线上。“岁朝”一词最晚出现于两汉。《汉书.孔光传》西汉有“岁之朝”;《后汉书.周磐传》东汉有“岁朝”,唐李贤注:“岁朝,岁旦。”中国画“岁朝图”这一题材大致兴起于北宋,但当时画的多是春夏盛开的鲜花,寓意冬去春来充满希望。例如现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传为北宋赵昌的《岁朝图》,绘水仙、山茶、梅花、湖石等,烘托春暖花开气氛;施以朱砂、白粉、胭脂、石绿等明艳、富丽的色彩,制造繁花似锦的艺术效果。
宋明“岁朝图”“年花”古风存
美术史界倾向认为,现藏故宫博物院南宋李嵩《花篮图》页,其实就是岁朝清供图。此画绢本,设色。画幅虽然不大,但是描绘细腻具体,线条富有表现力,敷色艳丽雅致。竹篮编织精巧,篮中放满秋葵、栀子、百合、广玉兰、石榴等各色鲜花,浓香洋溢,生机勃勃,采撷天地间英华奉作一年的美好祝福。如今包括香港在内的岭南民间,过年置办盆花、福橘以寓意花开富贵的习俗,应该就是宋明古风的余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