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旧宅迎新人:深圳上围村见闻

2月6日,游客在上围村参观。(来源:新华社)

  中评社北京2月7日电/据新华网报道,像被魔幻的画笔点过,上围村变了。

  春节期间,记者走进深圳市龙华区观湖街道上围村看到,曾经遭垃圾封堵的村庄已是焕然一新。青瓦白墙、小桥流水之间,色彩鲜艶明快的绘画、陶艺、雕刻等作品随处可见,艺术家工作室、博物馆、展览馆星罗棋布,大红灯笼、油纸伞等点缀其间,恬静的村居生活伴随浓郁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

  这是一个有着400多年历史的客家老村,坐落在樟坑径河上游,因三面环山且位于山脚下像个盆地,故取名上围村。

  以前,上围村可不是这番模样。20世纪90年代,上围村在产业转型中引进不少“三来一补”企业,投资建成上围工业园区。随着企业和居民逐渐增加,污水流入河道,垃圾堆积如山,危险隐患重重。

  “许多村民丢下旧宅子,纷纷迁走了。”村民房镜清说。

  2017年以来,通过政府搭台,来自五湖四海的艺术家、设计师,纷纷走进上围村。

  陈荣鸽是最早一批入驻上围村的设计师之一,他在这里制作私人订制产品。“我的工作室后面有个公园,最开始是垃圾场,非常影响创作激情。”他说。

  如今,垃圾堆里的一块块废铁皮,在他手中变成了精美的器具,许多游客来到这里,会去他的工作室参观。

  比起陈荣鸽,王利军是一位“无心插柳”的画家。2019年,随便来上围村走走的王利军觉得这里很漂亮,就直接住了下来。他在村里找了一个带庭院的房子,找来一个废弃乒乓球桌用作平时画画的地方。他还用自己的乳名“麦平”在这里建了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