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百年灯塔的除夕坚守
小青岛灯塔始建于1904年,由当时殖民青岛的德国人建造。灯塔位于青岛市前海的青岛湾,毗邻青岛首座近代码头——栈桥(时称铁码头),是青岛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为往来胶州湾的船只提供准确的灯光导航,被誉为夜航船员们的“火眼金睛”。
除夕8点15分,杜永青和同事梁延勇准时来到灯塔值班。与上一班的同事详细交接了灯塔设备运行情况之后,他们便开始了当天的例行工作。
记者首先跟随梁延勇沿着灯塔内狭窄的旋转石梯逐级而上,大约走到一半时,灯塔空间越来越小,石梯变成了几乎垂直于地面的铁梯子。由于记者身穿厚厚的羽绒服,还携带着相机、采访本,爬到梯子上端出口时一度卡住,多次调整身体角度后才勉强爬上灯塔顶端。
记者在灯塔顶端的操作室看到,在这个大约只有两三平方米的地方,摆放着一个正在旋转的灯头,灯头下方连着一些控制设备。
梁延勇拿着专用的干抹布,精心擦拭着灯头、玻璃透镜、顶端铜球等各个部位,生怕落下一处细节。随后,他又来到设备间,拿出扫帚和地板擦,先后把进出灯塔的楼梯、控制室、值班室以及小院内都清扫了一遍,然后用地板擦将室内地面再进行清洁。干完整套流程,梁延勇大约花了2个多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