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长江岸线的生态密码

这是冬季长江和鄱阳湖交汇处“江湖两色”场景。(来源:新华社)

  中评社北京1月28日电/据新华社报道,石钟山下,鄱阳湖与长江交汇,江湖两色,千载悠悠。由此向上下游延伸,江西境内152公里长江岸线宛如一张蓄势的弓。

  近年来,江西将岸线整治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着力打造长江“最美岸线”。春节前夕,记者来到这里,探寻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背后的生态密码。

  拆建:非法码头变身公园 长江岸线“颜值在线”

  从石钟山出发,顺流而下,江西湖口段长江大堤犹如长龙侧卧,堤内绿化带生意盎然,不时看到有人在堤上散步。

  “原来这一带有很多非法码头,我们把它拆除、整合、规范。”湖口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周红斌说,非法码头拆除后,部分江岸重新复绿,成了居民休闲的好去处。

  “以前这里很杂乱,现在乾净整洁,像个公园,我们都喜欢来散步。”附近居民徐先生说。

  这处长江大堤的变化,是江西长江岸线整治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江西累计在长江岸线拆除码头74座、泊位87个,恢复岸线7.5公里。

  江面船舶往来,江岸车辆穿行……位于九江彭泽的红光综合枢纽码头一片繁忙景象。江西以岸线整治为契机,推进港口建设提质升级。

  “这个码头拥有4个5000吨级泊位,年设计吞吐量65万标箱。”九江长江港口集团运营管理部工作人员于丽江说,这是江西规模最大、设备最齐全的集装箱专用码头,已成为周边货物的中转集散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