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均瑜语中评:爱国者治港是关键政治原则
中评社香港3月9日电(记者 沈而忱 林艶)全国人大代表、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会长黄均瑜在两会期间接受中评社记者访问,对“爱国者治港”及香港的教育问题作出分析。他指出,爱国者治港是完全合理、完全必要的,能够确保香港社会繁荣稳定,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教育方面,香港教育在课程、考试、教师三方面都出现了问题,急需整改。
“爱国者治港”完全必要
黄均瑜表示,对于“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香港而言,“爱国者治港”是至关重要的政治原则,但是过去未得到坚决的贯彻执行,导致香港出现了不少乱子。19年发生的“黑暴”就是很明显的例子。作为建制的一部分,不少反对派议员却策划暴乱、煽动年轻人去反建制,不仅反对香港的建制,甚至把矛头对准了中央政府。因此,从“一国两制”长治久安的角度来讲,“爱国者治港”是完全必要的。不坚持这个原则,香港的动乱就无法真正平息。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草案)》。黄均瑜认为,完善香港的选举制度正是为了保证“爱国者治港”的原则能够落到实处。选举制度的完善不仅能够堵塞以往选举中的漏洞,避免“反中乱港”分子或者外国的代理人进入治港者的行列,从而避免了议会的对抗,把社会的关注点集中在经济、民生等重点上。他解释道,为了抵制“反中乱港”分子进入立法会及区议会,爱国爱港的阵营围绕着选举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淡化了一些基础性的工作,例如宣传爱国主义、服务当区市民等。如果能通过完善选举制度,从根本上排除“反中乱港”人士参选,选举就不用这么劳民伤财,也能更有针对性地关注社会议题。
谈及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感受,黄均瑜说,报告涉港内容不长,只有两句话。第一句是要继续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中央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一国两制”,证明中央对“一国两制”方针的重视。但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不少香港市民是用“英美版本”来理解“一国两制”,把中央就香港事务发声视作“干预”,却热烈欢迎西方国家评论香港事务。黄均瑜指出,看待“一国两制”,理应用“中国版本”来理解。“一国”的“国”很清楚,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不是虚拟、抽象的概念。
政府工作报告的第二句话强调坚决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干预港澳事务。黄均瑜表示,从去年国安立法,到今年的完善选举制度,体现出中央已经开始果断地实践这句话,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防范外部势力干预香港事务。
在修例风波中,香港的教育和青年问题凸显。作为资深教育工作者,黄均瑜对这两个问题显然非常关注。他指出,香港教育出现了三个问题。第一是课程的问题,集中表现于通识科。通识科目前过于政治化,甚至影响到其他的科目和年级,造成学校内“泛通识化”的现象。虽然特区政府已经着手改进通识科,但受到“泛通识化”影响的其他科目也应该做一些清理和改革。
第二是考试的问题。去年文凭试历史科有关日本侵华的试题引起了很大的争议。这就是一个很突出的表现,有人通过命题试卷夹带私货,把自己的政治观点通过考试影响考生。考试其实是一根指挥棒。老师会根据往年的试题去备课和教授,如果试题把关不严,对老师和学生的影响很大。通识科本身已经有问题,再加上考试更有问题,两个因素迭加导致学生出现“政治早熟”,过早地参与政治运动。
第三是教师的问题。香港六万多名老师,绝大部分是专业的,有问题的只是极少数。但同时也应该看到,香港的教师有很多局限,譬如与内地的接触不多,对国家最新的发展态势不瞭解等,因此对抹黑国家的谣言不能及时分辨。另外,香港的学校超过60%由宗教机构办校,有宗教信仰,特别是基督教、天主教的老师也超过了一半。这些教师对内地的宗教政策瞭解不够,导致对国家存在偏见。
“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首先要对老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国家没有认同感的老师培养不出对国家有认同感的学生。”黄均瑜总结道。
有鉴于此,黄均瑜带着数项有关香港教育的建议上了两会。学生方面,他建议打破香港与内地学生双向交流的障碍。目前,两地学生的交流有来无往,香港学生去内地交流比较容易,内地学生去香港交流却比较困难,这不利于两地学生充分、深入地交流。
教师方面,黄均瑜建议动员香港每一所学校的老师都去内地参观、考察、交流,感受祖国新的发展面貌,学习最新的国情。此外,他建议香港的老师在内地参观博物馆、文化馆等场所时,享受与内地老师同等的优惠和福利。
另一方面,黄均瑜建议在香港的高校中推广国家安全教育。《香港国安法》指出,香港特别行政区应当通过学校、社会团体、媒体、网络等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提高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的国家安全意识和守法意识。目前,特区政府已就此对中小学发出指引,但大学中的国安教育仍未有动静,这急需重视与落实。
中评社香港3月9日电(记者 沈而忱 林艶)全国人大代表、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会长黄均瑜在两会期间接受中评社记者访问,对“爱国者治港”及香港的教育问题作出分析。他指出,爱国者治港是完全合理、完全必要的,能够确保香港社会繁荣稳定,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教育方面,香港教育在课程、考试、教师三方面都出现了问题,急需整改。
“爱国者治港”完全必要
黄均瑜表示,对于“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香港而言,“爱国者治港”是至关重要的政治原则,但是过去未得到坚决的贯彻执行,导致香港出现了不少乱子。19年发生的“黑暴”就是很明显的例子。作为建制的一部分,不少反对派议员却策划暴乱、煽动年轻人去反建制,不仅反对香港的建制,甚至把矛头对准了中央政府。因此,从“一国两制”长治久安的角度来讲,“爱国者治港”是完全必要的。不坚持这个原则,香港的动乱就无法真正平息。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草案)》。黄均瑜认为,完善香港的选举制度正是为了保证“爱国者治港”的原则能够落到实处。选举制度的完善不仅能够堵塞以往选举中的漏洞,避免“反中乱港”分子或者外国的代理人进入治港者的行列,从而避免了议会的对抗,把社会的关注点集中在经济、民生等重点上。他解释道,为了抵制“反中乱港”分子进入立法会及区议会,爱国爱港的阵营围绕着选举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淡化了一些基础性的工作,例如宣传爱国主义、服务当区市民等。如果能通过完善选举制度,从根本上排除“反中乱港”人士参选,选举就不用这么劳民伤财,也能更有针对性地关注社会议题。
谈及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感受,黄均瑜说,报告涉港内容不长,只有两句话。第一句是要继续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中央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一国两制”,证明中央对“一国两制”方针的重视。但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不少香港市民是用“英美版本”来理解“一国两制”,把中央就香港事务发声视作“干预”,却热烈欢迎西方国家评论香港事务。黄均瑜指出,看待“一国两制”,理应用“中国版本”来理解。“一国”的“国”很清楚,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不是虚拟、抽象的概念。
政府工作报告的第二句话强调坚决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干预港澳事务。黄均瑜表示,从去年国安立法,到今年的完善选举制度,体现出中央已经开始果断地实践这句话,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防范外部势力干预香港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