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因素支撑 港股估值势反弹

  中评社香港1月26日电/大公报报道,今年以来的港股表现可谓惊艶,以头三周计,在A股和标普500、纳斯达克指数分别下跌4.7%、7.7%和12%的情况下,恒指却逆市上涨6.7%,成为全球市场亮点。尽管港股本周跟随外围下跌,但综合估值、基本面和流动性三方面考虑,港股全年仍然有机会跑出。

  相比加息、地缘政治风险等不利因素,港股年内利好因素更多。首先是经过去年下半年雷厉风行的政策洗礼,港股绝对是“全球估值洼地”;二是随着中国稳经济的财金政策第一季度逐步到位,以及房地产、互联网等产业政策的边际改善,港股吸引力大增;三是流动性,如果历史重演,外围流动性极有可能在三月联储首次加息后重临香江,加上从去年12月已开始买进的北水,港股今年均值回归的可能性极大。

  不过,港股逆A股和美股而行的走势,历史上并不常见。根据内地券商的统计,若以周计,自1995年以来单周出现了64次,但连续两周出现该逆走势,只有最近这一次。若以日计,历史上出现该组合的频率为7.2%,而连续两个交易日出现该组合的频率为0.3%。由于港股市场以中资股占主导,基本面大致与A股企业接近,而流动性环境自港股通开通之后,除了受到美元流通性影响,内地收放水环境也是一个重点。如果过去的经验重现,港股在连续三星期逆走势后,短期可能回归常态。

  昨天收市后,收到同业一篇行内调查,大意是市场仍未形成合力,也就是没有抱团,短期的焦点较分歧,有转仓到金融地产的,有的觉得要轻仓休息,有的要回到新能源主赛道,也有的觉得累还是减仓休息最适合。所谓人各有志,在市场面前没有绝对的对错,重要的是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虽然目前大多数投资者对市场较悲观,但好的一面是,内地政策在经济工作会议后,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像产业监管常态化,地产信用风险边际好转等。近期人民币汇率的强势,似乎显示出国际投资者对中国政策转向投下信心一票。

  经历去年的大幅抛售后,港股在MSCI新兴市场指数中的权重已处在十年来的次低位置(3.3%),人民币汇率维持强势,有望为资金流入港股提供支撑。另一方面,近期人行降息释放“宽货币”信号,体现稳增长决心,上周已有两家投行发出动员令,积极布局港股,预计将带动更多内地资金流入港股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