锺琴:本次公投将对台湾产生深远影响

台湾地区前新闻局长、中华经济研究院大陆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兼国际经济与金融组召集人锺琴女士(中评社记者 宋楷文)

  中评社洛杉矶12月14日电(记者 宋楷文)台湾地区前新闻局长、中华经济研究院大陆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兼国际经济与金融组召集人锺琴女士,日前在参加了(美国)海外中国国民党联盟举办的“四项公投”线上论坛后,接受了中评社记者专访,详谈这次公投将对台湾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

  锺琴表示,我认为这次公投的结果,无论成与不成,都将对台湾前途产生非常深刻和长远的影响。以下我分成三部分,对这次公投的问题分享我的看法:

  第一点,倘若从一个放大的视角来看这次公投,它的涵意绝不仅止于“反莱猪”“珍爱藻礁”“核四商转”和“公投绑大选”这四项公投具体的内容,而是代表了台湾人民在这五年多以来,在被蔡英文政府几乎逼到墙角之后,集体站出来对抗蔡政府的一场“民主圣战”!它的成败,将代表台湾民主是否可以获得一次良性、健康的扭转,抑或将会加速其颠覆和沉沦。因为在许多人心目中,当前的蔡英文政府早已成为标准教科书版本的“民选独裁”,不但牢牢掌握了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这五院 / 五权,就连第六权(媒体监督)和一般人戏称的海、陆、空之外的“第四军”(网军),都已成为民进党政府收编的御用工具和追杀政敌的武器。从早几年的杨蕙如案,到最近因为家暴案而引起各方瞩目的林秉枢案,都是明显的例子。

  更严重的是,即使在一些被世界标志为所谓“专制”“独裁”的国家,至少它们的领导人还肯于积极用心地治理国家,使整个社会能够团结发展,蔡政府却显然完全无心于“国家”的治理,以致她所推行的每一项重大的公共政策,几乎都是漏洞百出、鸭霸偏狭,甚至是荒谬错误的。这点可从今天我们四项公投案,都是针对政府既定政策的一种“反制”,也就是人民“复决权”的行使,清楚的看出来。一般正常国家的公投,多半都是对于“未来某项公共政策”集体愿景的一种多数决,因此本质上是偏向“创制权”的公投。例如,英国要不要脱欧?爱尔兰要不要独立?韩国要不要继续兴建核电厂?这些著名的公投案,都是在该国形塑未来政策取向的一种集体决策,旨在事前规范国家公共政策的大方向。但在台湾,这次四项公投的提出,却无一不是对于政府当前“既定政策”的一种否定和反制,由此可见蔡政府施政的不得民心!而“公民投票”更已成为当前台湾人民能够用以对抗政府不当政策的最后一种手段。因此可以说,人民已经是背水一战,再无退路了!   

  蔡英文对于这种强大的民意反扑当然也是瞭然于心、戒慎恐惧,因此这次才会不惜砸下重金血本。当然,也不排除民进党根本就是挪用了部会预算和公库公帑,甚至不惜打破行政中立,把“反公投”当成是地方首长、“立委”和“总统”大选的规格来打。也正因如此,民进党在过去历次选战期间必然使出的那些手段和奥步,包括造谣、抹黑、抹红、贿选等等,也都一一呈现出来。我有三张图卡,分别是民进党利用张忠谋、我本人的名字来造谣、带风向;以及我非常敬重的一位无党籍“立委”高金素梅女士所指出的,民进党透过盛大的宴饮、劲歌热舞来收买选民的事证。看到民进党针对公投议题所使出的这些极为恶质的政治操弄手段,再对照12月9日、10日蔡政府才高调受邀出席所谓的“全球民主峰会”,我们除了“无言以对”外,只能说“不禁也为拜登感到羞愧脸红”吧?!   也正是由于这次公投具有这种 make or break,即一局定江山,不成功便成仁的重要性质,随着12月18公投日的接近,正、反双方都怀抱着一种巨大的紧迫感。

  其次,再来谈一谈四项公投案本身。第一是“反莱猪”。一个最简单的事实是:莱克多巴胺作为一种神经毒素和刺激剂,对牲畜本身的健康确定具有不利的影响;而它在人体内累积残剂后的长期影响如何,医学界尚无定论,但至少仍是有疑虑的。当中国大陆、欧盟和全球大多数国家都拒绝莱猪进口,而台湾也依然禁止自己农民使用莱剂添加饲养时,却径自开放莱猪从美国(根据最惠国待遇原则,也必须同时开放自所有其他国家)进口,甚至其决策过程完全未经相关部会的讨论或“立法院”的审查和表决,就径由“总统府”下令、“行政院”公布实施。请问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不对称的商务概念、行政管理概念、和人民健康的概念呢?蔡英文号称“谈判专家”,却完全未经任何谈判程序就全盘撤守,甚至连直接相关的“农委会”、“经济部”、“卫福部”都被蒙在鼓里,完全状况外。这种攸关人民世代食安健康的政策品质和决策过程,相信没有一个真正“民主政体”的人民大众能够接受。

  接下来再谈核四的问题。核四和藻礁都是能源问题,我愿意把视野再放远一点,从中长期的电力结构来做完整的思考。我们知道,目前蔡政府的能源规划,即“非核家园”是要到2025年绿能发电占比20%,燃气发电占比50%,燃煤发电占比30%。也就是火力发电加起来是80%。

  就绿能发电来说,我个人认为除非再有技术上的突破,长期而言20%到25%就是到顶了,因为台湾地小人稠,土地资源非常宝贵,没有条件无止尽地扩张太阳能、风能这种大量占用土地或海域的发电方式。而在火力发电方面,目前全球的趋势潮流是减碳、降甲烷。如果说到2030年全球标准是减排碳烷50%,2050年是净零排放,那么台湾到2030年将会是怎样一幅景象?到时,即使我们已经成功发展了相当于25%需求电量的绿能,试问其他电力要从哪里来?按照目前全球已知的技术条件,到时侯仍然只能够从核电来!再讲到2050年,当”净零排放”成为挽救全球气候变迁的共识手段后,一切火力发电必须向下压缩到最低限度,以可用的碳捕捉、大量造林等抵消手段为上限。即使我们假设台湾火力发电到2050年还能占到35%,

  而绿能是25%,那么剩下的40%电力还是得依靠已经发展成熟、清洁且便宜的“核能”发电来支持!

  换句话说,展望2030年,台湾理想的能源组合很可能是绿电20%、火电50%、核电30%;而到2050年则是绿电25%、火电35%或更低、核电40%或更高!这种中长期的比例恐怕才是最合理、也最理性的能源布局,也是任何负责任的政府必须及早进行规划并投入建设的。特别是在台湾目前的选举制度下,要想盖好一座新电厂或在现有电厂中增加机组,没有五年、十年是不可能完成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此次公投的“核四商转”应该只是“必须跨出”的第一步,随后核一、二、三的延役,甚至继续扩增核能发电机组,都是迫在眉睫,必须立即开始采取行动的大事件。   简言之,在新技术来临以前,减碳、减气乃是必须;而增加核能发电则是唯一出路。任何一个有理性的政府,都不会妄想在未来10年、20年内以支付高额碳税和全民电价的方式来实践所谓的”反核”意识形态。尤其是当前包括日、美、法、中国大陆等全球主要国家都在积极减排和发展核电的时刻,只有民进党政府仍然昏聩地坚持其过时口号和短视、不负责任的政策,更只充分显示出它的颟顸、愚昧和无能。至于“保护藻礁”的问题,在我看来,只是政府采取了正确的能源政策后的一个附带好处(side benefit)而已,其本身当然是没有争议的。

  最后,“公投绑大选”这个案子就更简单了。事实上,过去所有公民投票案都是合并选举同时进行,因为这样才能够提升民众的投票率,促使各项公投案能获得民意充分的参与,可说是“省时、省力又省钱”之举。而这次为什么公投会与选举脱钩举办?说穿了就是因为民进党在2018年公投和九合一大选合并举行时可说“兵败如山倒”,他们非常畏惧这种情况再度发生,因此就在选后匆忙修改了《公投法》,刻意错开公投与大选的时间,使二者脱钩进行。这种明显“作弊”的动机和碾压民意的态度,自然让全民感到不齿,因此这次“公投绑大选”的案子,应该也会获得大多数民众的认同。

  最后第三点,我想特别提出来强调的是公投日当天的“选务公正”问题。在投票日之前,所有关于公投议题的辩论、拉票、造势、说服是一回事,到了投票日当天,选务能否公正处理又是另一回事。根据过去两年来多次选举、罢免的实地经验,我们已经不敢期待“中央政府”的选委会能够真正秉公处理选务,只能寄希望于”全民监票”此种公民意识的提升,尤其是“近距离监票”的推广。

  长期以来,从1996年“总统”直选一直到2018年的九合一大选,台湾的选举实务一般来说并未发生过太大的争议(选前的奥步除外)。但自2018年起,尤其是从李进勇先生担任“中选会主委”以来,举凡2020年的“总统”大选、高雄市长罢免案、高雄市长补选案,乃至其后多次议员和“立委”的罢免案,“中选会”透过地方选委会的操作,使各次选举或罢免都充斥着非常多的争议。因此,台湾民间开始自动组成志工团体,结伴在每次投票当日到各地投开票所尽可能地进行近距离的观选和监督。然而,毕竟相对于全国性的公投或选举,目前我们的志工人数还是远远不足,因此我们非常希望能够透过对于“选务透明化和公正化”的讨论,逐步提升“全民监票”的观念,以便能够有效督促政府办理选务时真正能够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有关这一点,我也很希望未来能够和海外侨胞有更多交流,毕竟美国社会的司法体系相对独立,选务运作相对成熟。尽管近年来美国也发生一些选务混乱和民主倒退的现象,或许未来在选务效率和透明化方面,可以为台湾的制度改革带来更多的启发。

  钟琴,台湾大学经济系毕业,美国康奈尔大学经济研究所硕士。历任中华经济研究院大陆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小企业研究中心执行秘书、台湾地区前新闻局长、中华经济研究院大陆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兼国际经济与金融组召集人等职务。

台湾地区前新闻局长、中华经济研究院大陆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兼国际经济与金融组召集人锺琴女士(中评社记者 宋楷文)

  中评社洛杉矶12月14日电(记者 宋楷文)台湾地区前新闻局长、中华经济研究院大陆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兼国际经济与金融组召集人锺琴女士,日前在参加了(美国)海外中国国民党联盟举办的“四项公投”线上论坛后,接受了中评社记者专访,详谈这次公投将对台湾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

  锺琴表示,我认为这次公投的结果,无论成与不成,都将对台湾前途产生非常深刻和长远的影响。以下我分成三部分,对这次公投的问题分享我的看法:

  第一点,倘若从一个放大的视角来看这次公投,它的涵意绝不仅止于“反莱猪”“珍爱藻礁”“核四商转”和“公投绑大选”这四项公投具体的内容,而是代表了台湾人民在这五年多以来,在被蔡英文政府几乎逼到墙角之后,集体站出来对抗蔡政府的一场“民主圣战”!它的成败,将代表台湾民主是否可以获得一次良性、健康的扭转,抑或将会加速其颠覆和沉沦。因为在许多人心目中,当前的蔡英文政府早已成为标准教科书版本的“民选独裁”,不但牢牢掌握了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这五院 / 五权,就连第六权(媒体监督)和一般人戏称的海、陆、空之外的“第四军”(网军),都已成为民进党政府收编的御用工具和追杀政敌的武器。从早几年的杨蕙如案,到最近因为家暴案而引起各方瞩目的林秉枢案,都是明显的例子。

  更严重的是,即使在一些被世界标志为所谓“专制”“独裁”的国家,至少它们的领导人还肯于积极用心地治理国家,使整个社会能够团结发展,蔡政府却显然完全无心于“国家”的治理,以致她所推行的每一项重大的公共政策,几乎都是漏洞百出、鸭霸偏狭,甚至是荒谬错误的。这点可从今天我们四项公投案,都是针对政府既定政策的一种“反制”,也就是人民“复决权”的行使,清楚的看出来。一般正常国家的公投,多半都是对于“未来某项公共政策”集体愿景的一种多数决,因此本质上是偏向“创制权”的公投。例如,英国要不要脱欧?爱尔兰要不要独立?韩国要不要继续兴建核电厂?这些著名的公投案,都是在该国形塑未来政策取向的一种集体决策,旨在事前规范国家公共政策的大方向。但在台湾,这次四项公投的提出,却无一不是对于政府当前“既定政策”的一种否定和反制,由此可见蔡政府施政的不得民心!而“公民投票”更已成为当前台湾人民能够用以对抗政府不当政策的最后一种手段。因此可以说,人民已经是背水一战,再无退路了!   

  蔡英文对于这种强大的民意反扑当然也是瞭然于心、戒慎恐惧,因此这次才会不惜砸下重金血本。当然,也不排除民进党根本就是挪用了部会预算和公库公帑,甚至不惜打破行政中立,把“反公投”当成是地方首长、“立委”和“总统”大选的规格来打。也正因如此,民进党在过去历次选战期间必然使出的那些手段和奥步,包括造谣、抹黑、抹红、贿选等等,也都一一呈现出来。我有三张图卡,分别是民进党利用张忠谋、我本人的名字来造谣、带风向;以及我非常敬重的一位无党籍“立委”高金素梅女士所指出的,民进党透过盛大的宴饮、劲歌热舞来收买选民的事证。看到民进党针对公投议题所使出的这些极为恶质的政治操弄手段,再对照12月9日、10日蔡政府才高调受邀出席所谓的“全球民主峰会”,我们除了“无言以对”外,只能说“不禁也为拜登感到羞愧脸红”吧?!

王姐整形网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