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果显现

  中评社北京1月23日电/据经济日报报道,“十四五”开局之年,财政金融政策充足发力、精准滴灌,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增长,有力支撑了宏观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

  展望2022年,财政金融政策仍将有力度、更精准,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发挥好宏观政策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更加主动有为,更加积极进取,注重靠前发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财税金融环境。

“增减”之间有力度

  2021年,财政金融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体现在“增减”之间。

  “增减”之间,增的是财政支出。财政支出以适度的强度继续支持稳增长、助实体。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超过25万亿元,增长1.8%,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提供了财力保障。2021年,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建立,规模达到2.8万亿元,比2020年增加1.1万亿元,基本实现了中央财政民生补助资金的全覆盖。

  专项债券是政府拉动投资最直接、最有效的政策工具之一。2021年,全国人大批准安排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3.65万亿元。截至12月15日,新增专项债券发行3.42万亿元,占已下达额度的97%,全年发行工作基本完成,为稳投资、稳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增减”之间,增的是货币信贷总量。2021年,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稳固,主要金融指标在2020年高基数基础上继续保持有力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9.95万亿元,同比多增3150亿元。2021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分别增长9%和10.3%。从2020年、2021年两年平均看,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分别为9.5%和11.8%。

  “增减”之间,减的是税费,企业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统计显示,2021年全年新增减税降费预计超1万亿元,高于超过7000亿元的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