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赴、心安、振兴
两岸潮生:看见一代人的“奔赴”
上世纪90年代初,蒋佩琪第一次跟随年过半百的父亲蒋启弼来到大陆,跋山涉水抵达福建连江县贵安村,当时这里一片滩涂。不曾想,这块地会成为父女俩接力打造的千亩高尔夫球场。
当年球场刚建起来的时候,这里是周边唯一一家企业,吸纳当地居民就业,如今依然有100多名村民在球场工作。蒋佩琪也继承了父亲的遗愿,继续深耕乡土。
两岸开放探亲、经贸之初,一大批台胞奔赴大陆,他们既是寻根也是兴业,掀起一股台商“登陆”的投资潮。
大陆对台胞敞开了大门。“那时候台湾土地难求、人工难招,而祖国大陆招商引资力度很大,当时我就相信大陆一定会发展起来。”在大陆设立第一个台资纺织厂的陈建男也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当年,他为设厂奔波多地,最后是这片离台湾最近的土地留住了他。陈建男说,一晃30多年过去了,事实证明当时的选择没有错。首批台商的成功经验也让更多台胞接踵而至。
落地生根:得到一份“心安”
“迄今的人生里,22年在台湾,25年在大陆。”高嘉骏说,大陆见证了他成长中最重要的阶段,从求学到就业,心安的是“我从不是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