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关注:马解开绿枷锁 为和平负重前行
中评社桃园6月15日电(记者 卢诚辉)马英九14日到27日再次访问中国大陆,展开为期14天的福建、甘肃之旅。马英九出发前在桃园机场强调,两岸青年是两岸共同的未来,他期盼透过交流为两岸和平贡献一己之力。事实上,马英九近两年来已率领台湾青年四度访陆,以实际行动解开民进党全面封锁两岸交流的枷锁,为两岸和平负重前行。
马英九卸任至今已超过9年,早已升格当外公的他,原本可以在家含饴弄孙,享受悠闲的退休生活,为何还要亲自带着台湾青年在两岸间来回奔波?恐怕是和两岸交流在民进党长期执政下已几乎全面中断,赖清德上任后更是变本加厉,不断挑衅大陆,导致两岸陷入兵凶战危的风险大增有关。
回顾马英九首次访陆的时间点是在2023年3月,他为了回到祖籍地湖南省湘潭县祭祖,特地带着四名姊妹同行,并率领马英九基金会“大九学堂”的青年学子访问南京、武汉、长沙、重庆、上海等地。
当时面对绿营的批评与质疑,马英九仅是淡淡地说,从他三十多岁两岸破冰时(1987年开放两岸探亲)就想回大陆祭祖,但等了36年才有机会。马英九后来在南京中山陵发表谈话时表示,两岸人民一定要共同努力、避免战争以求国家复兴,强调两岸和平的重要性。
马英九在首次访陆行程后也透过马英九基金会邀请陆生团来台,并在2023年7月促成包括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和湖南大学等五校的陆生团访台,马英九更亲自出面全程接待。
马英九第二次访陆则是在2024年4月,同样率领“大九学堂”的台湾青年访问广东、陕西与北京等地,参访包括孙中山故居、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纪念公园等地,并出席祭轩辕黄帝陵大典,行程结束前还在北京举行众所瞩目“习马二会”。
在“习马二会”中,马英九指出,两岸人民应该“一笑泯恩仇”,两岸如果发生战火,对中华民族都是不可承受之重,两岸人民绝对有足够的智慧和平处理两岸争端,避免走向冲突,并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立场,期盼两岸能求同存异、搁置争议、共创双赢,共追求和平发展。
马英九二次访陆后再次透过马英九基金会邀请陆生团来台,在2024年11月促成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和北京体育大学七校的陆生团来台,马英九同样亲自全程接待。但后来却因有陆生受访时脱口说出一句“中国台北队”,就遭民进党政府刻意刁难,甚至扬言马英九基金会五年内不得再邀请陆生来台。
在陆生团二次访台后不到半个月,马英九在2024年12月再次带着台湾青年访问哈尔滨和成都等地,展开第三次访陆行程。马英九当时出发前在桃园机场发表谈话时就意有所指地提到两岸青年交流的重要性,并认为两岸青年交流愈多,未来两岸冲突一定会愈少。
马英九后来在和国台办主任宋涛会面时也再次强调,战争没有赢家,和平没有输家,两岸人民要比其他国家更有智慧,在共同的血缘、文化、历史、情感,以及共同的政治基础下,让两岸透过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
综观马英九前三次访陆,总是不忘把“两岸和平”挂在嘴上,并以实际行动促成两岸青年交流互访。在赖清德政府全面封锁两岸交流之际,马英九就像是拿着一把钥匙,不断试图要解开绿营设下的重重枷锁,这次再度不计个人毁誉地率团展开第四次访陆行程,也凸显马英九为了两岸和平负重前行的努力与用心。
中评社桃园6月15日电(记者 卢诚辉)马英九14日到27日再次访问中国大陆,展开为期14天的福建、甘肃之旅。马英九出发前在桃园机场强调,两岸青年是两岸共同的未来,他期盼透过交流为两岸和平贡献一己之力。事实上,马英九近两年来已率领台湾青年四度访陆,以实际行动解开民进党全面封锁两岸交流的枷锁,为两岸和平负重前行。
马英九卸任至今已超过9年,早已升格当外公的他,原本可以在家含饴弄孙,享受悠闲的退休生活,为何还要亲自带着台湾青年在两岸间来回奔波?恐怕是和两岸交流在民进党长期执政下已几乎全面中断,赖清德上任后更是变本加厉,不断挑衅大陆,导致两岸陷入兵凶战危的风险大增有关。
回顾马英九首次访陆的时间点是在2023年3月,他为了回到祖籍地湖南省湘潭县祭祖,特地带着四名姊妹同行,并率领马英九基金会“大九学堂”的青年学子访问南京、武汉、长沙、重庆、上海等地。
当时面对绿营的批评与质疑,马英九仅是淡淡地说,从他三十多岁两岸破冰时(1987年开放两岸探亲)就想回大陆祭祖,但等了36年才有机会。马英九后来在南京中山陵发表谈话时表示,两岸人民一定要共同努力、避免战争以求国家复兴,强调两岸和平的重要性。
马英九在首次访陆行程后也透过马英九基金会邀请陆生团来台,并在2023年7月促成包括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和湖南大学等五校的陆生团访台,马英九更亲自出面全程接待。
马英九第二次访陆则是在2024年4月,同样率领“大九学堂”的台湾青年访问广东、陕西与北京等地,参访包括孙中山故居、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纪念公园等地,并出席祭轩辕黄帝陵大典,行程结束前还在北京举行众所瞩目“习马二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