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中答中评:大陆实质遏独应会有后续制裁
中评社北京12月14日电(记者 海涵)国台办不久前宣布依法对苏贞昌、游锡堃、吴钊燮等极少数“台独”顽固分子实施惩戒,台湾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中日前就此接受中评社采访指出,大陆此次宣布制裁,算是一个针对“台独”比较明确的作为,而且也应该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效果。这是大陆在反“台独”上一次比较重要的工作,未来应也会有后续的制裁宣示,值得观察。
大陆方面依法对清单在列的“台独”顽固分子实施惩戒,禁止其本人及家属进入大陆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限制其关联机构与大陆有关组织、个人进行合作,绝不允许其关联企业和金主在大陆谋利,以及采取其它必要的惩戒措施。
对此,张亚中从两个角度加以分析。首先,站在大陆的立场,长期以来反“台独”的政策,一直缺乏有力的具体行为,以至于反“台独”的工作常常仅止于政治面的宣示。从某种角度来说,大陆的反“台独”政策虽然也有明显的效果,也就是在遏制“台独”者寻求“法理台独”的努力,的确收到成效,迄今为止,“台独”者都不敢真正把“台独”推进到法理层次上去,连陈水扁都曾说过,做不到就是做不到。而其中,美国所扮演的遏制法理“台独”的角色也有作用。但除此而外,在“文化台独”乃至各种实质层次上,民进党所做的各种“切香肠”的行为,已经走得很远了,但大陆一直缺乏实质的遏制作为,这一现象在大陆内部遭遇一些质疑的声浪,而这次的宣布制裁,算是一个针对“台独”比较明确的作为,而且也应该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效果。这是大陆在反“台独”上一次比较重要的工作,未来应也会有后续的制裁宣示,值得观察。
其次,这次的制裁当然是参考了美国的做法。美国常常使用所谓的长臂管辖的手段,来卫护他所谓的国家利益,有时也不免遭到所谓霸权的质疑。然而从卫护国家利益的角度来说,只要有足够的国家实力,不怕对方报复,也是一种外交政策的手段。最近的例子就是要求加拿大扣留孟晚舟的事件。大陆此次的制裁措施,在国外或台湾看来是“长臂管辖”,但是对大陆来说,大陆认为“台独”已经涉及分裂主权问题,而主权又是最核心的国家利益。从这点上说,大陆认为其对“台独”的制裁就不是美国的将自己的国内法强加到其他国家的问题,而是从大陆的宪法法理上可以的作为。
“当然,由于民进党政府目前是执政方,在台湾有其管辖权,所以民进党政府如果愿意,也可以对大陆的制裁行使反制裁。”张亚中说,目前看来,民进党政府并没有反制裁的意愿,其原因为何,相信每个人的解读不同,但实力不足或没有能力进行长臂管辖应该是个重要因素。
“因为捐款的转入地下,便不再能够抵税,所以捐赠的额度也必然会减少,这是可以肯定的。但是也必须说,一些有财力的‘台独’死忠人士还是会继续捐输,因此此一制裁究竟对‘台独’份子能够构成多大的经济威胁,仍然有待观察,”张亚中说。
张亚中分析,另一方面,台湾有许多生意人的政治献金,本来就是采取两面押宝的方式,因此他们也许会认为捐输只是政治上买保险的作为,因此不免会对被牵连进制裁案有些怨言,比如这次的远东集团可能就会如此看,这样的看法会不会减低他们对大陆的投资意愿,也许也值得观察。对大多数商人而言,只要到大陆的投资仍然有获利的空间,是不会得罪利益的,因此他们目前的一些抱怨,大概就是一些“物伤其类”的感慨吧!
在大陆这次制裁发布后,民进党政府的负面反应是可以想像的,但是国民党当局也有负面的声音。对此,张亚中认为,从台湾政治的角度看,评论大陆此次的制裁,的确有如何拿捏分寸的问题。对中国国民党而言,完全直接附和大陆的作为,对台湾民众的观感也会不好,因为这毕竟是大陆基于其政府立场的作为,国民党还是应该有自己“反台独”的政策与作法,而非只是简单地附和大陆的政策。
张亚中认为,从中国国民党的立场来说,“反台独”本来就该是国民党基于“中华民国宪法”所该有的义务,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台独”份子一步步在逼近他们的目标,却毫无作为吧!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国民党应该反思的是,为何不能有效遏制“台独”分离主义在台湾的扩散?国民党目前在阐述自己的两岸与统独立场及政策时,依然缺乏核心信念,缺乏理想,也缺乏目标,仍然只会盲目追求所谓台湾的“主流民意”,甚而拿香跟着民进党拜,而不知道自己真正该做的事。要想真正破解“台独”的问题,还是应该着力解决两岸目前仍然持续的敌对状态,让给两岸能够走向和合(和平与融合),这才是中国国民党应该考虑的、正本清源的问题。
中评社北京12月14日电(记者 海涵)国台办不久前宣布依法对苏贞昌、游锡堃、吴钊燮等极少数“台独”顽固分子实施惩戒,台湾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中日前就此接受中评社采访指出,大陆此次宣布制裁,算是一个针对“台独”比较明确的作为,而且也应该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效果。这是大陆在反“台独”上一次比较重要的工作,未来应也会有后续的制裁宣示,值得观察。
大陆方面依法对清单在列的“台独”顽固分子实施惩戒,禁止其本人及家属进入大陆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限制其关联机构与大陆有关组织、个人进行合作,绝不允许其关联企业和金主在大陆谋利,以及采取其它必要的惩戒措施。
对此,张亚中从两个角度加以分析。首先,站在大陆的立场,长期以来反“台独”的政策,一直缺乏有力的具体行为,以至于反“台独”的工作常常仅止于政治面的宣示。从某种角度来说,大陆的反“台独”政策虽然也有明显的效果,也就是在遏制“台独”者寻求“法理台独”的努力,的确收到成效,迄今为止,“台独”者都不敢真正把“台独”推进到法理层次上去,连陈水扁都曾说过,做不到就是做不到。而其中,美国所扮演的遏制法理“台独”的角色也有作用。但除此而外,在“文化台独”乃至各种实质层次上,民进党所做的各种“切香肠”的行为,已经走得很远了,但大陆一直缺乏实质的遏制作为,这一现象在大陆内部遭遇一些质疑的声浪,而这次的宣布制裁,算是一个针对“台独”比较明确的作为,而且也应该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效果。这是大陆在反“台独”上一次比较重要的工作,未来应也会有后续的制裁宣示,值得观察。
其次,这次的制裁当然是参考了美国的做法。美国常常使用所谓的长臂管辖的手段,来卫护他所谓的国家利益,有时也不免遭到所谓霸权的质疑。然而从卫护国家利益的角度来说,只要有足够的国家实力,不怕对方报复,也是一种外交政策的手段。最近的例子就是要求加拿大扣留孟晚舟的事件。大陆此次的制裁措施,在国外或台湾看来是“长臂管辖”,但是对大陆来说,大陆认为“台独”已经涉及分裂主权问题,而主权又是最核心的国家利益。从这点上说,大陆认为其对“台独”的制裁就不是美国的将自己的国内法强加到其他国家的问题,而是从大陆的宪法法理上可以的作为。
“当然,由于民进党政府目前是执政方,在台湾有其管辖权,所以民进党政府如果愿意,也可以对大陆的制裁行使反制裁。”张亚中说,目前看来,民进党政府并没有反制裁的意愿,其原因为何,相信每个人的解读不同,但实力不足或没有能力进行长臂管辖应该是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