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香港无法承受“与疫共存”惨痛代价

  中评社北京1月25日电/据大公报评论,在香港抗疫紧要关头,不断出现一些意图动摇抗疫原则的“杂音”。除了美西方媒体攻击香港的“清零”政策,香港本地亦出现声称“坚持‘清零’,香港情况会变差”的言论。可以毫不客气地说,这些都是极其不负责任的。香港必须坚持走“清零”路线,一旦转到“与疫共存”,必将付出惨重代价。试问,香港能接受数十万人感染、数千甚至上万人死亡吗?更何况,现阶段称疫情将过去,根本是言之过早,香港必须严守抗疫举措,没有任何妥协的空间。

  “疫情结束”论不负责任

  香港大学一名助理教授日前声称:“对全球大部分地方来说,2022年标志疫情开始完结,对香港来说却只是揭开序幕,只要坚持‘清零’政策,香港需预期情况会变差。”这种言论,既不负责任,更是违反了基本常识。

  2022年真的标志着疫情开始完结吗?这不仅不是美欧国家当前应对疫情的共识,在医学界也存在强烈的分歧。《纽约时报》1月19日刊登美国哈佛大学流行病学家William Hanage的一篇文章,作者指出,虽然认为Omicron会改变大流行,但任何人都不应该自信地断言Omicron标志着疫情结束。Hanage总结称,过去两年的事实表明,“只有健忘的傻瓜才会在疫情中作出承诺”。事实上,Omicron出现之前,美英许多所谓的医学专家不也是“预测疫情即将结束”吗?

  另一方面,目前除了英国等少数国家将全面放开抗疫限制外,绝大多数国家都在收紧抗疫政策。以美国为例,总统拜登本月中宣布,将增购5亿份新冠快速检测试剂,以满足未来的检测需求。同时,白宫将于下周宣布为美国民众免费提供高品质口罩的计划。“五眼联盟”之一的新西兰,鉴于疫情严重,也全面收紧防疫政策,从1月24日零时起全国进入“交通灯”三级疫情管控系统中的最高级“红灯”级别,连其总理杰辛达.阿德恩也要宣布取消自己的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