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嫂行业亟待规范发展

  中评社北京1月17日电/据人民日报报道,前不久,读者王女士来信说,孩子尚未出生,家里就早早预订了一家月子中心价格最高的月嫂,本想着专业人士照顾得更好,可月嫂的技能水平却让家人大跌眼镜,“操作不规范、护理不到位,孩子不仅体重指标差了一大截,还因为脐炎住了院。”

  近年来,不少家庭选择请月嫂来照顾新生儿和产妇,也因此催生出巨大的市场需求。在一些大城市,月嫂收费普遍高达万元左右。然而,月嫂素质和专业技能是否符合要求,一直是消费者最担心的问题。

  “一名合格的月嫂至少要经过孕妇护理、婴儿保健、孕妇及婴儿营养饮食等专业技能的培训才能上岗,不仅需要知道母婴护理知识,还需要掌握协助产妇产后恢复、身体理疗等技能。”宁夏银川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医生赵卫体表示,优秀的月嫂除了具备这些专业能力,还应有一定的内、外科医疗知识储备。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准入门槛较低、投入资金不高、开设难度不大,月嫂家政中介遍地开花、质量参差不齐。与此同时,月嫂行业缺乏相应制度和标准,行业监管不明确,行业标准不统一,日常主要靠经营者自律,更加剧了月嫂市场乱象丛生。行业里薪酬体系十分混乱,不仅消费者无法辨别,从业者也很迷茫。

  天津刘女士曾经入职过月嫂行业,她发现,一些收费高昂的月嫂其实并没有接受过正规培训,“有些培训机构声称‘8天速成’,培训考核内容都是最基本的常识,只要交钱就保证通过考试”。

  “月嫂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都比较特殊,看起来好像谁都可以做,但实际上要求非常高,毕竟其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婴幼儿的健康安全。但有些月嫂不仅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甚至连育儿经历都没有,花钱买个证书或编造相关经历,便以专业月嫂的名义提供服务,其技能水平可想而知。”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消费者遇到侵权问题,往往很难举证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