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融资需求偏弱 人行降准机率大

  中评社北京1月13日电/据大公报报道,“2022年中国经济在维持高质量稳定增长的同时,将走出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大国虎变’之路。”王胜预计,海外货币政策紧缩不会影响中国经济稳定的格局,今年中国GDP同比有望达5.3%左右,流动性环境料续合理充裕,人行货币政策将呈现有温度的中性特征,降准仍是今年必要性较高的合理选项。

  王胜认为,疫情在海外的危机化正在深度重构全球产业链格局,美国等发达经济体“滞胀”弱复苏格局将进一步凸显。海外的滞胀衬托了中国供给侧的强韧,今年中国需求侧政策空间仍大有可为。

  出口方面,王胜说,由于海外过热的商品消费需求受到政策抑制,今年中国出口增速或大幅降温,“双循环”制造业高级化的良好趋势需内需增长动力进一步增强,来平衡出口的边际拖累。今年财政政策有充足的财力,以及较合理的时机考虑“个税减税”等稳定中等收入群体收入的措施,预计今年全年预算赤字率或在2.8%至3%左右。

  他相信,今年广义基建投资增速或小幅抬升5个百分点,至6%,全年新增专项债规模或收缩至3.35万亿元,且决策层对信用融资环境将提出更高要求。由于中国内需过度向地产需求倾斜的泡沫迹象已获修正,他判断,2022年中国楼市调控不会进一步趋紧,房地产融资端将通过“纠偏”来呵护和稳定市场预期,全年房地产投资增速料在1%左右水平。

  王胜又认为,今年人行政策将呈现有温度的中性特征,具体就是降准不降息。他强调,降准并不意味着降息。在信用融资需求偏弱环境中,今年降准仍是必要性较高的合理选项;调降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对人行而言,其风险远大于潜在收益,并非合理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