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期货能否熨平猪周期

  中评社北京1月9日电/据经济日报报道,上市一周年,价格发现、风险管理功能初显——

  生猪期货能否熨平猪周期

  2021年1月8日,我国首个畜牧期货品种和活体交割品种——生猪期货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挂牌上市,如今满一周年。2021年,生猪价格仍处下行周期中,生猪期货与现货市场并行,但生猪期货的“价格发现”和“规避风险”两大功能正逐步惠及产业链各主体,在推动我国生猪产业保供稳价、健全生猪产业平稳发展长效机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稳定市场预期作用显现

  2021年,生猪价格下行,现货全年跌幅约55%,期货跌幅约47%。现货期货双双下行的主因是基本面供求失衡。生猪市场由2020年的供给短缺逐渐进入供应过剩阶段,而需求则受疫情影响,持续呈弱势。

  生猪是我国价值最大的农副产品。生猪期货刚上市之时,一些生猪养殖企业甚至寄希望于生猪期货为生猪价格下跌托底。其实,这种认识是对期货功能的误读。

  期货市场形成的是未来价格序列,反映了市场主体对未来供求关系和价格走势的预期。因此,在供需基本面决定的范围内,期货市场由于信息消化快、价格反应灵敏,能够敏锐提高市场定价和实体企业运行效率。总体看,2021年生猪产业的供需基本面没有发生根本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