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数据:奥密克戎非回避通关藉口

图1 近一年来香港社交媒体对变种病毒关注度占总体涉疫舆情比例变化(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中评社香港12月2日电/近日全球舆论高度关注新冠最新变种病毒“奥密克戎”(Omicron)的情况,作为最早发现该变种病毒的地区之一,香港截至目前已出现3例“奥密克戎”输入病例,而这个时间点恰好与访港内地专家表示“已基本具备通关条件”紧邻。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发现,“奥密克戎”来袭引发港人普遍担忧,强烈呼吁政府更要对海外严防死守,尤其要进一步收紧自海外入境的豁免检疫人士,才能如期实现两地有序通关。

  传播更快、免疫逃逸能力更强的“奥密克戎”变种病毒在香港一经发现,令原本沉浸在即将有序通关的正面期待中的港人立刻紧张起来,不少网民第一反应就是“通关希望又快破灭”。如图1所示,自11月26日香港本土发现2宗“奥密克戎”病毒确诊个案以来,港人对新变种病毒的关注度立刻大幅飙升,并很快比肩并微幅超过上半年Delta袭港时的水平。可见,此次“奥密克戎”病毒通过空气在隔离酒店内传播,又传出其变异程度最大,虽然有专家推测该病毒症状反而会更轻,但还是在香港舆论投下震撼弹。

图2 11月香港社交媒体对“封关”及各国入境限制议题关注度变化(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奥密克戎”来势汹汹,令原本笃信“病毒共存论”的海外多国立刻“封关”或大幅收紧入境限制,即便目前香港尚未出现“奥密克戎”的社区传播,但俄罗斯、瑞士等国已经向香港关上大门,挑起港人的敏感神经(如图2)。不少港人在惊讶之余,也担忧内地是否会因为“奥密克戎”的出现,中断或推迟两地通关的工作。因此,许多网民认为,欧美“一刀切”对待新变种的态度,应该让香港社会彻底从“病毒共存论”迷梦中清醒过来,唯有对海外输入严防死守、进一步检讨和收紧饱受诟病的豁免检疫制度,才能真正防堵新变种、符合通关条件。

图3 近一个月内香港社交媒体涉及豁免检疫议题的舆情变化(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如图3所示,过去一个月内港府“豁免检疫”政策屡次引发广泛关注与讨论,批评质疑声浪不绝。上月初香港特区政府宣布收紧大幅削减豁免检疫群组,11月10日就出现三名属于豁免检疫群组的货机机师到港返家三日后确诊,令本地疫情风险陡增,令市民对港府“收紧”政策有效性产生巨大疑问。11月16日,摩根大通总裁又获政务司特批豁免检疫在港逗留32小时,事后港府回覆其行程可控且对经济有重大意义,又激起争议。不少港人深知,内地对通关之所以“不放心”,除了本地疫情追踪能力有限以外,最重要原因就是港府外防输入不力、漏洞太多,而此次“奥密克戎”袭港再度引发民众对于进一步收紧豁免检疫的讨论。

图4 香港特区政府调整海外抵港豁免检疫群组后的现况(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上月抵港三日后确诊的机师,恰好是香港特区政府本轮收紧豁免群组后仍然享有免隔离待遇的“幸运儿”(如图4)。据初步估算,过去一年内排除“回港易”之后仍有超过月均1.3万人次经由“豁免组别”管道免隔离抵港。不少港人对去年豁免检疫船员导致第三波疫情爆发仍心有余悸,此后豁免检疫人士确诊的消息亦时有耳闻,再加上目前适逢两地通关的“冲刺时期”,许多网民认为,“奥密克戎”病毒一旦进入社区后果不堪设想,而且短时间内已经在全球多地发现,进入香港的源头数量大增。继续放任豁免检疫机师不加限制地从海外返航回到社区,不仅通关功亏一篑、前功尽弃,更将令香港面临第五波疫情风险,所以极力支持取消机师豁免检疫。

图5 近期香港社交媒体机师豁免检测议题主要观点分布(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如图5所示,港人对收紧或取消机师群体免隔离的提议关注度最高。不过,由于特区政府表示将维持原有政策,一些网民也认为香港物流供应依赖进口,空运部分不可或缺,且上月已取消大部分豁免检疫群组,使得航空业进一步受挫,若取消机师豁免资格引发本地航空业停摆,对经济民生恐带来不小冲击。还有部分观点折中,认为应加强对机师回港后行程的管理,尽量做到闭环化,同时提高检测频率,缩短扩散时间。

图6 内地专家访港后香港网民涉及通关议题的正面情绪与对“奥密克戎”(Omicron)病毒关注度的比较(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如图6所示,随着年底的临近,内地专家考察香港防疫工作、两地第二次正式对接会议在深圳召开,原本令港人对通关的正面情绪持续上升,不少市民也积极参与签名活动支持尽快通关。然而,“奥密克戎”病毒的出现,如晴天霹雳般,令香港社交媒体对通关的正面情绪骤降。不少港人感慨,不愿看到过去两年屡次出现的无奈剧情再度上演,认为既然内地专家基本肯定香港防疫工作,港府应该更加积极地完善防疫、达到内地专家提出的要求。

  中评智库认为,新冠疫情是对“一国两制”在港实践的又一次重大考验,而两地围绕有序通关的对接、协调工作,正是彰显了“一国两制”的优越性。“奥密克戎”新变种病毒并不是回避或推迟通关的藉口,而是香港与内地更加紧密结合,共同抵御今后更多变种病毒侵袭的最新考验,务必过关。事实证明,只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做得扎实有效,任何变种病毒进入社区的路径都可以被截断!香港特区政府务必要严加防范外来输入,更要藉助此次新变种出现、两地通关对接的契机,力争在防疫上解决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尽早融入内地大循环,造福和改善本地经济民生!

 (记者:何诚;分析师:舒晓叶;工程师:连港东;研究员:冯璀骅)

图1 近一年来香港社交媒体对变种病毒关注度占总体涉疫舆情比例变化(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中评社香港12月2日电/近日全球舆论高度关注新冠最新变种病毒“奥密克戎”(Omicron)的情况,作为最早发现该变种病毒的地区之一,香港截至目前已出现3例“奥密克戎”输入病例,而这个时间点恰好与访港内地专家表示“已基本具备通关条件”紧邻。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发现,“奥密克戎”来袭引发港人普遍担忧,强烈呼吁政府更要对海外严防死守,尤其要进一步收紧自海外入境的豁免检疫人士,才能如期实现两地有序通关。

  传播更快、免疫逃逸能力更强的“奥密克戎”变种病毒在香港一经发现,令原本沉浸在即将有序通关的正面期待中的港人立刻紧张起来,不少网民第一反应就是“通关希望又快破灭”。如图1所示,自11月26日香港本土发现2宗“奥密克戎”病毒确诊个案以来,港人对新变种病毒的关注度立刻大幅飙升,并很快比肩并微幅超过上半年Delta袭港时的水平。可见,此次“奥密克戎”病毒通过空气在隔离酒店内传播,又传出其变异程度最大,虽然有专家推测该病毒症状反而会更轻,但还是在香港舆论投下震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