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首林郑月娥1月5日抗疫记者会全文
中评社香港1月6日电(记者 段晓鲁)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1月5日下午在特区政府总部召开抗疫记者会,她介绍了最新的香港防疫抗疫安排。期间,她还就记者提出的有关通关问题、疫苗储备、社交距离等问题作出回应。
以下是林郑月娥的开场发言及记者会答问内容: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一月五日)下午举行记者会,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教授、卫生署署长林文健医生、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总监徐乐坚医生和医院管理局行政总裁高拔升医生亦有出席。以下是各人的开场发言及答问内容:
行政长官:各位传媒朋友、各位香港市民,在过去一日,香港的新冠疫情出现了急剧变化,这急剧变化令我们现时非常担心香港整体疫情的情况,我亦因此于今早召开了紧急内部会议,并希望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我们如何应对这急剧变化的新冠疫情,因为涉及Omicron这种传播力极强、我们看到在欧美各国肆虐的变异病毒株。就疫情的急剧变化,稍后我会请卫生署署长向大家详细分析。
总的来说,在过去24小时内发现了几个社区传播个案,导致我们很担心香港社区可能已经出现一些隐形传播链。传播链有多少条呢?现在都未能够完全确定,但起码知道两个社区传播个案。一个是一位男士,住在屯门,在北角工作,没有外游纪录,据他提供的资料显示亦似乎没有接触过一些确诊个案,也不是一些确诊个案紧密接触者的紧密接触者,可以说他的传播途径是未清晰。透过他的病毒基因排序,跟这次因为机组人员违规而引进的病毒基因是吻合的,所以并不是本地衍生的个案,亦不是一般我们所谓源头未明——其个案源头清楚,就是由输入的Omicron引起——但传播方法尚未清晰。另一个是跳舞群组,该群组有确诊个案,亦有紧密接触者,有几位紧密接触者参加了公海游,所以我们亦要在昨晚安排这艘船提早在今天回航,全船3 000多人须要接受强制病毒检测。正如我刚才所说,稍后我请林署长(卫生署署长林文健医生)向大家详细分析;至于今天将会公布的确诊个案或初步确诊个案,仍然会在四时半由卫生防护中心张竹君医生向大家交代。
大家都知道,如果有留意海外情况,Omicron这变异病毒株的传播力真的非常强,而且传播速度非常快。有人说一个人可以在短时间内感染十人、八人,所以社区传播感染的个案数字,随时可以令社区的整体确诊个案以几何级数上升。当社区出现了如我刚才所说一些尽管源头清楚的Omicron输入个案,但它的传播途径未明,亦不知道其传播途径是否会令它很容易传播,跟我们以往处理的变种病毒株有些不同,所以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讯号。加上我们调查所得,部分确诊者因为未知道自己被感染,活动是非常多,所以大家看到我们发出的强制检测公告,即CTN,现时涵盖的地点都很多,昨晚一份公告已经涵盖了56个地点,到过该些地点或乘搭过公交的人士,都须要进行病毒检测。因此,我形容现时即使香港社区未出现新一波或第五波疫情爆发,但已经是一触即发,可能再过十多二十个小时,便会进入那个状况。因应这最新的疫情,我们不敢怠慢,由昨晚到现在,陈局长(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教授)都跟我有沟通,我们今早已经召开了政府内部会议,我亲自听取卫生防护中心的汇报,刚才亦简单向大家交代了我们的评估。我现在的看法是,根据当下的严峻疫情,我们要尽快掌握一个关键时刻去控制疫情,不要让它在香港社区大规模爆发。某程度上,可以说是跟Omicron这变异病毒株的传播竞赛,看谁走得更快,便可以控制Omicron不要在香港传播。因此今天公布的措施,在我们两年的抗疫过程里,可以形容为很果断地采取一些快、准、狠的措施,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切断传播链。一如既往,也是按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原则,我在此详细地向大家介绍这两方面的措施。
在“外防输入”方面,正如我所说,按照现时Omicron在全球爆发的情况,如果继续有相关航班抵港,我们每天将会接收为数不少的被感染病人,而且现时看来是越来越多被感染人士在“检测待行”期间已经被找到,即是说他来到香港,一完成检测便发现其确诊感染病毒,很多也是Omicron,要马上送入医院隔离和治疗,对医院来说是一个非常沉重的压力。稍后我会请医院管理局(医管局)高医生(医管局行政总裁高拔升医生)向大家说明我们现时隔离与治疗这些感染病人的能力和紧急程度。如果大家记得我昨天所说,输入个案的升幅已经很严峻,在过去四星期,每星期也增加一倍,由四星期前大概20多宗,一直升至最近这星期,即截至一月三日的123宗;单以昨天计算,一月四日已经有36宗输入个案,如果36宗是一个平均数,即使以后几天不再进一步增加,接下来由一月四日开始的星期,将会比上星期又增加了一倍。这种速度令我们的风险非常大,亦直接令香港的公营医院承受极大压力。
我们早前采取的措施也有一定成效,例如我们的“熔断机制”,现在收紧了“熔断机制”的准则,已经熔断了22条航线,但看来还要加大力度才能大幅减少输入个案,从而减低香港的风险,亦令医院管理局不会沦陷。大家记得两年前在这里说的抗疫工作,首要目标亦是保护香港的医疗系统,如果我们的医院崩溃,将会引发更大、更严峻的问题。我今天宣布的措施便是考虑过旅客流量,即香港人一般从什么地方回来,还有输入个案的数据后,我现在宣布特区政府将在一月八日凌晨零时开始,为期14天,即直至一月二十一日午夜,以下八个国家将须要实施地区性的航班“熔断机制”。换句话说,禁止所有从这些国家来港的民航客机着陆香港,亦禁止曾经在这八个国家逗留过的人士登上任何民航客机来港,即转机的人都不可以——如果他想从这个地方转机来香港,但因之前曾在该地方逗留,便不可以前来;如果他在这八个地方以外的地方乘飞机来港,但在一段时间之内曾逗留过那八个地方,亦不能前来——这是更加严格的措施。这八个地方是澳洲、加拿大、法国、印度、巴基斯坦、菲律宾、英国和美国。大家有留意我们最近公布的输入个案,很多也是来自这些地区,希望这个措施能够大幅减少病毒个案进入香港。
我完全明白这项措施会对不少已预订机票准备返港的香港居民或打算来香港办事的海外人士构成不便,亦会影响他们很多个人计划和行程安排,但现时香港面对的疫情急速恶化,如不采取这项措施,不止影响大众安全,亦会令香港在抗疫工作的努力前功尽废,因此必须采取果断行动。我希望大家能谅解。
在“内防扩散”方面,主要的措施是将一些社交距离措施尽快收紧,收紧的程度大概是我们处理第三波和第四波疫情时的严厉水平,希望能全力遏制市面的人流、社交活动和人群聚集,务求减少市民不必要的外出和聚会,以阻止病毒在社区传播。这是针对我刚才所说,目前病毒传播途径未明,究竟是只在食肆传播,抑或在社交活动、集体活动传播,现时尚未完全清楚,所以最好的应对方法便是减少这些活动。同时,希望市民按政府的要求,无论是围封小区进行强制检测,或是一般以地点为本的强制检测,都要尽快进行检测工作。
具体而言,收紧措施包括以下多项。日期方面,我们真的要尽快实施,但考虑到现在已是下午四时,若要今晚实施,对社会、企业和个人的影响很大,因此我们现在宣布多给予一日时间,以下措施将于一月七日(星期五)凌晨零时起生效,为期14日,直至一月二十日。这将取代昨日食物及卫生局发出的新闻公报,指在一月六日后的14日维持原本的社交距离措施,现时将会采用新一套已收紧的社交距离措施,运作14日,直至一月二十日。
采取的措施包括以下多项。第一,取消所有大型活动或非必要聚会,在此未能尽录,但我举一些例子,说说哪些在这段时间举行的大型活动或聚会将会取消,包括原于本周五举行的本地渔农美食嘉年华和于稍后时间举行、筹备已久的香港单车节——我知道很多有心人和单车爱好者很期盼参加单车节,但没有办法,须要取消——亦包括特区政府和新一届立法会议员已相约的聚会,包括明日本来由我主持的茶聚,以至稍后政务司司长宴请立法会议员的安排,均全部取消。相关政策局将会通知受取消活动影响的机构或人士。
第二项关于餐饮业,这是一个很困难的决定,但为求做到快、准、狠,用最大力度,希望能遏制Omicron在香港传播,政府将采取关于餐饮处所的措施是于晚上六时后全面禁止堂食,即餐饮处所于晚上六时后至翌日早上四时五十九分不能提供堂食,而其他非晩间堂食的安排亦会收紧,以B类、C类、D类运作模式营运的餐饮处所,每枱人数上限分别是B类上限为二人、C类上限为四人、D类上限为六人;顾客数目上限则维持不变,希望大家坐疏一点,以维持能在餐饮处所进食。若餐饮处所内有表演、跳舞、卡拉OK、麻将天九,全部须要暂停。
另一项措施是关闭酒吧及酒馆,以及以下15类一向在《预防及控制疾病(规定及指示)(业务及处所)规例》(第599F章)下的表列处所须要关闭,包括游戏机中心、浴室、健身中心、游乐场所(包括主题公园、表演场地、博物馆等)、公众娱乐场所、派对房间、美容院、夜店或夜总会、卡拉OK场所、麻将天九耍乐处所、按摩院、体育处所、泳池、邮轮和活动场所。至于不受第599F章规管,但性质类似而属于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管理的场地亦会相应关闭,稍后康文署会以新闻公报形式向大家交代。
至于另一类是在会址、酒店及宾馆之内,若属于我刚才提到的处所,即私人会所内的酒吧或酒馆,或者属于须要关闭的15类表列处所,亦须要关闭,但我们不会把整间酒店、宾馆或私人会所关闭。同样,若里面有餐饮处所,也须按照我刚才所说关于餐饮处所的限制营运。
另一项措施是暂停所有本地游和“公海游”活动。我留意到有一间邮轮公司已主动宣布取消明天的一班邮轮。至于要进入一些高危、高风险的地方,例如医院和院舍,我们没办法不暂停探访安排,因为若有受感染人士进内,会为病人和长者带来额外风险,因此除了需要恩恤的情况会获特别考虑外,未来两星期院舍和医院均会暂停探访安排。至于将会继续生效的措施包括四人“限聚令”和佩戴口罩的要求。
我重复,上述措施将由二○二二年一月七日,即本周五凌晨零时起实施,为期14天,但由于Omicron的发展非常迅速,它来得很快,希望它也会消失得很快,因此我们会在七天后,即由一月七日起计的七日后,再详细检视是否需要再收紧有关措施,以及在“7+7”之后,这些活动是否可以举办,希望届时可以给社会一个清晰的说法。最重要的前提是控制疫情,大家也看到Omicron在外国爆发的情况可说是一发不可收拾。对香港来说,一个大的感染数字为我们带来的压力特别大,因为我们采取最严格的隔离和治疗措施及检疫安排,大量受感染人士将会带来很大风险。若能得到市民通力合作,而这些措施能发挥效能,我们期望在农历新年之前能遏制疫情,以让市民仍能在较安全的环境下欢度新年。同时,我在此再次呼吁全港市民提高警觉,注重个人卫生,若无要事便尽量留在家中,但亦要按照政府的要求接受病毒检测,最重要的是若尚未接种疫苗,希望能尽快接种疫苗,无论是第一针抑或第三针的加强剂。我们一定会每日留意检测中心和社区疫苗中心能处理的服务量,确保市民能使用相关服务。
我请卫生署署长向大家交代目前传播链的情况,导致我们须采取相当严厉的措施;然后请高医生谈谈医院管理局的情况。
卫生署署长:过去24小时本地的疫情出现了重大变化,我在此向大家汇报风险评估。截至昨日,香港已录得共114宗涉及Omicron的个案。正如行政长官刚才提到,输入个案数目一直上升,涉及Omicron的比例亦越来越多,目前超过九成输入个案是Omicron个案。全球方面,在过去两星期,已新增超过1 100万宗新冠病毒个案,造成全球超过百万人死亡,变异病毒株Omicron亦扩散至全球超过110个国家。香港在面对“外防输入”的压力是有增无减,而随着我们每日录得的个案超过30宗,如此趋势发展下去,无论对我们的医疗系统或检疫设施均构成很大压力。
过去24小时本地疫情急速恶化,原因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发现一个由输入个案衍生的本地感染群组,源头输入个案编号为12676。透过对这感染群组进行了迅速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社区出现了相信不只一条传播链,现时有可能正进行更广泛的散播。调查发现这感染群组有几个特性,我会汇报一下,让大家知道风险所在。
首先,涉及这感染群组的不少个案的Ct值颇低,不少是20以下,换言之病毒载量非常高,故此我们相信这感染群组造成进一步传播的传染力和传播力会是非常强。第二方面,我们看到这群组涉及的个案的行踪遍及很多地方,涉及的活动多元化,包括聚餐和室内聚会,亦有户外集体活动例如跳舞。在这情况下,有个案感染了家人、朋友,甚至是互不认识人士。第三是感染途径,有些个案是于露天地方或户外公众场所受到感染,而当中被感染者与感染(源头)相距较远。在一般情况下戴上口罩而相距较远,按道理感染的风险不高,但在这群组我们发现这样的现象,故此今次涉及Omicron变异病毒株的感染风险是非常严峻。
另一方面,我们察觉到在这感染群组中,病毒量相对较高的感染人士不少没有接种疫苗。相对接种了疫苗的人士,我们看到这群组中有些人士已接种疫苗,他们的病征可能不会出现,可能病毒量亦不会如此高,因而避过了检测,故此其他隐形传播链亦会存在。
我们从这些分析已可以确切地确认疫情已进入社区。目前我们的内部防控处于非常危险的阶段,必须当机立断,采取严谨措施,防止传播链进一步扩散。
刚才行政长官已提及不同措施,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亦会尽速做好各项个案追踪和检疫工作。我们强烈呼吁市民,随时留意我们就受感染个案曾逗留的地点发出的强制检测公告,我们预计这些地点和个案会一直增加,大家应时刻留意我们的公布,如果曾到过相关地点应尽快做检测。
另外,若大家身体不适或知道有机会曾接触有感染风险的人士,希望大家要尽快求医。刚才亦提及已接种疫苗的人士似乎在这群组内未必出现感染病征。我们藉此机会再次呼吁大家,由于现时香港人口仍有百分之三十未接种新冠疫苗,而Omicron变异病毒株一旦进入社区,无接种疫苗患者(病情)的严重性和入院比率会高很多,希望未接种的人士尽快接种。已接种两剂疫苗的人士,根据联合科学委员会(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辖下的疫苗可预防疾病科学委员会和新发现及动物传染病科学委员会)和行政长官专家顾问团的联合建议,亦鼓励大家尽快接种第三剂疫苗。
我们亦在此呼吁医护人员,要提高万分警觉,如遇到病人或求诊者有轻微病征,应立刻鼓励或要求他们尽快做检测和取得结果。我亦再次提醒大家快接种、戴口罩、勤洗手、减社交和避免不必要的外游。
医院管理局行政总裁:多谢行政长官,各位传媒朋友大家好。刚才大家都听到行政长官及林署长提到,在过去一个星期,我们的新型冠状病毒确诊个案有明显上升。在医管局方面,我们都看到过去数日,个案需要入院的数字明显上升了很多。因此,在刚过去的星期日,我们已重新启动在亚洲国际博览馆的500张病床,照顾一些病情比较稳定的病人。同时,我们看到这趋势,正如林署长所说,大部分个案都属于Omicron的变种病毒。大家都知道,这些个案的传染性亦较高,因此我们估计这些病人需要住院的时间亦会较长。同时,大家亦知道我们今天这些个案,绝大部分都会安排在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及亚博馆内接受治疗。整体来说,今天现时在医管局整体治疗的个案大约有340多位。我们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整体来说,大约有800多张病床,因此大家可以估计到,若我们每日的个案约为40、50个,其实在约四至五日左右,病床都会非常紧张。因为传染病的病床有别于一般病床,通常至七成多,基本上都差不多有饱和的现象,因为要有感染控制方面,以及各方面的流转。因此,我们有必要作出一系列的准备。一方面我们看到情况,对病床的压力会大,同时亦看到外国的情况,正如刚才林署长所言,我们香港或许已有一些隐形的传播链。如果出现社区爆发,以往大家可能记得,之前第三、第四波的经验来说,我们在数日间,确诊数字会由数十个变成超过一百个。但我们看到Omicron在外国的情况,可能增长速度会快很多,甚至有专家说是“几何式”的增加,又或叫“海啸式”的增加,所以我们有必要作出不同的准备。
除了在亚洲国际博览馆及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外,我们亦正检视在医院的第一线隔离病床。不过我亦想提醒大家,向大家强调,压力在于现在香港开始天气冷,亦进入我们的冬季服务高峰期,大家看到我们每天公布的数字,都看到我们的内科病床,其实入住率已超过100%。因此,我们亦开始启动不同的医院联网,都要调动一些病人,因为大家明白在疫情较稳定时,这些病床我们会用于照顾因其他原因入院的病人,所以我们都会腾空出一些病床,万一出现大量社区个案,我们都可以接收这些个案。
另外,我们亦正检视深切治疗部的情况。虽然今天在香港照顾的病人中,数百位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人,包括Omicron的个案,大部分都属于稳定的个案,但我想强调我们的个案,现时香港接收的,主要、绝大部分已接种疫苗。正如林署长所说,在不同国家的经验或文献都看到,其实没有接种疫苗的个案,出现严重情况会多很多。因此我们估计,假如香港出现社区爆发,对于医院病床的压力将会非常大,因为大家都知道,香港有几成人尚未接种疫苗,特别是长者朋友。因此,我亦想在此强烈呼吁,市民如果仍未接种疫苗,要尽快接种,特别是我们长者的朋友,因为如果出现社区爆发,他们被感染、出现重症的危险性是非常高,这方面是想再三强调。
最后,我亦同时想说,从医院的角度,我们会有一系列加强感染控制揩施,一方面正如林署长所说,我们会加强病人检测,例如昨天有些个案去到我们急症室,同事进行检测时找到出来。除了加强感染控制检测外,亦呼吁市民如到我们的门诊或急症室求诊时,如果他们有接触史、或有机会外游、或接触一些个案、一些特殊行业,请他们尽快告诉医护人员,我们会安排相关的检测。同时如行政长官刚才所提及,我们亦会暂停一般性的探访,当然有特别的情况,如需恩恤处理的时候,我们会以特别个案处理,希望各位市民谅解,并配合我们的工作。多谢大家。
记者:你好。首先想问一问染疫空姐是否“客机去、货机返”?这种做法是否“走法律罅”?另外,机组人员若不遵守指引,但政府没有清晰的法律基础追究,是否也是“漏招”?第二条问题,想了解一下,出现这种疏漏而导致本港面对第五波疫情,特首你作为防疫总指挥,是否须要负责,抑或由处理海运、空运的运输及房屋局负责?
行政长官:大家都知道,我于十二月三十一日召见了国泰的最高层,包括国泰航空公司主席和行政总裁,我亦很清晰地责成他们,这次整个社会要付出庞大代价,是由于他们的机组人员并无按照特区政府在检疫工作方面的安排,即是违规。作为这间公司的最高层,我亦曾说过,尽管他们未必能够知道每一位员工的行为,但他们须要负责,负上一个企业和领导的责任,他们要全面调查及递交报告给特区政府,同时须在内部采取适当的惩处行动。我们看完报告,以及—如我昨日所说—研究法律基础后,必定会严肃跟进。谢谢。
记者:你好,特首。近期大部分疫苗接种中心都大排长龙,有提供接种服务的私家诊所其实都是“迫爆”,市民十分担心有“针荒”的问题。想问政府现时的疫苗存量是多少?政府会否迅速再开放多一些接种中心,以及在接种中心和医院接种站增加多一些注射站让更多人接种疫苗?另外第二条问题,其实袁国勇教授较早前亦提出,若将来的接种率达到九成,可以仿效英国或新加坡的“与病毒共存”策略,特区政府会否同意此策略?如果长期来说,变种病毒继续流入社区会否不能“通关”?
行政长官:我先回答第二部分的问题,再请陈教授说说现时疫苗的情况。我们昨日公布了在二月二十四日会落实在更多地方实施“疫苗气泡”,正正是希望可以进一步提升香港的疫苗接种率。自从提及过这个构想,真的多了人到疫苗接种中心接种疫苗,所以我刚才也说,我们会密切留意有关情况,有需要时会增加疫苗接种中心的容量。现时疫苗接种中心已延长服务时间——应是一周七日、早上八时至晚上八时,亦会在医院设立疫苗接种站。至于接种至什么比率就会采取什么措施,现时真的很难说。大家看到由昨日十时至今日四时,香港的整体疫情已是完全不同,所以现时难以确定疫苗接种率要达到什么程度就会有什么发生。无论如何,提升疫苗接种率一定有利于我们保护香港市民的健康,一定有利于香港早日走出疫情,一定有利于创造“通关”的条件,所以要尽最大的努力提升疫苗的接种率。请陈教授。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多谢行政长官。疫苗接种方面,正如行政长官刚才所说,自从我们提出“疫苗气泡”的重要性,亦随着疫情的一些转变,大家留意到疫苗接种率和疫苗接种的人数,在过去一星期都有上升,而上升(的数字)都是多的。一方面,政府已在较早前宣布,在元旦起我们进一步扩大接种疫苗的安排,除了延长社区疫苗接种中心的开放时间外,亦让(已接种第二剂)复必泰满六个月的人士可以接种第三剂,以及增加可接种的地点,包括医管局的医院增加了两间疫苗接种站。我们今日亦已发出新闻稿,第二个新冠疫苗流动接种站会在星期五启用。现时我们疫苗接种的剂次已超越1 000万,昨日第一针的剂次是超过18 000,每一日都创新高;第三剂亦是,昨日超过16 000,亦是一个新高。当然我们一定会密切监察整体的情况,不论在疫苗接种中心,以至私家医生的疫苗接种,我们亦有一些私家集团加入了可以做复必泰的疫苗接种,这几方面我们一定会密切留意,当然亦不排除会再次增加一些疫苗接种中心以纾缓现时(的需求)。假如有更多市民接种的话,这个情况是我们乐见的,所以我们一定会安排。
另外,现时疫苗接种的年纪都是12岁以上,大家都很关心小朋友,所以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辖下的联合科学委员会(疫苗可预防疾病科学委员会和新发现及动物传染病科学委员会)都会尽快开会,再检视12岁以下的接种安排,例如科兴,因为我们本身已批准了(降低科兴疫苗的适用年龄),但都需要逐步去做,所以会加快会议的时间,专家都会提出建议,多谢。
行政长官:至于疫苗是否足够,你可以放心,我们刚刚也在督导委员会检视了现时的存量,即早前我们购买的疫苗现时还剩余多少。我已经同意食物及卫生局可以进行进一步的采购,特别是复必泰疫苗,而复必泰疫苗的药厂亦一向很合作。大家可以放心,我们除了会留意疫苗接种的比率,确保市民在一段时间内可以接种疫苗,亦会确保疫苗供应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