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建设有香港特色的优质民主
来源:文汇网 作者:郑耀棠(港区全国人大代表 香港发展研究基金主席)
今届立法会选举刚结束,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随即发表《“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民主发展》白皮书,既肯定了香港今次的选举,也是为香港的民主发展道路定调。
去年的选举委员会及立法会选举,是继前年香港国安法实施之后推行新选举制度的成功实践。实践证明,这两场选举是符合白皮书所说的完善香港选举制度、落实“爱国者治港”目标,也符合“一国两制”原则及香港实际需要,并且为今年3月的特首选举奠下了良好的基础。
有人说今次选举结果是“一边倒”、“清一色”的被建设力量包揽。这种说法并不正确。新选举制度是强调在“爱国者治港”的大原则下让各方人士得以公开、公平地参与选举,某些人自己“放弃参与”不等于是“不让参与”。放弃参与者可能是不认同“爱国者治港”这一个基本原则, 也可能是背后有着不可告人之处, 所以才不敢参与。
香港不应走美式民主歧路
香港的民主制度应该要有自己的特色,而不是走西方美式民主那一套。美式民主重点在于“博弈”,着重政党之间拚个你死我活、互揭疮疤。而中国式民主则注重“和而不同”,强调沟通、对话、尊重、协调、平衡。只要是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即使不同政见也可以和谐共处。说到底,美式民主是为少数人谋私利及具虚伪性。西方政客大多只是在四五年一度选举时才亮出民主口号,骨子里是漠视社会民生福祉。中国式民主则是没有私利,体现在人大立法、政协监督等机制上,以全体人民利益为依归,并且重视全过程及承诺的兑现,不像西方选举完毕亦大戏落幕,政客不见踪影,之前承诺也销声匿迹。
新选举制度符合现实需要
香港要全面落实新选举制度,就要摆脱外部势力的干预,防止以争取“民主”为名,行分裂国家、颠覆政权之实,损害香港繁荣稳定。完善选举制度的另一重点是摒弃过去的劣质民主,建立一套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的“和谐、多元参与及有建设性的优质民主制度”,而非走西方的博弈式民主老路。随着香港国安法的实施和选举制度的完善,香港局势和民主发展正逐渐回到正轨。未来香港的民主实践,应坚决维护“一国两制”,透过多元参与及共同协商沟通, 切切实实地解决政治、经济、民生等各种问题,令长期困扰香港的深层次矛盾得到有效解决。议会内也不应再有建设力量与“非建制派”之分,因为一旦进入议会便是建制一分子,每个建制中人都有责任去完善制度、解决社会各种纷争及利益矛盾,共同推动香港建立优质民主。
踏入2022年新的开端,期望透过不断实践,香港民主发展能循序渐进,各种干扰和阻碍得以逐步排除,令香港的法治和营商环境更加优良,人人安居乐业,社会气氛更加和谐, 民主道路最终迈向“双普选”的目标。
来源:文汇网 作者:郑耀棠(港区全国人大代表 香港发展研究基金主席)
今届立法会选举刚结束,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随即发表《“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民主发展》白皮书,既肯定了香港今次的选举,也是为香港的民主发展道路定调。
去年的选举委员会及立法会选举,是继前年香港国安法实施之后推行新选举制度的成功实践。实践证明,这两场选举是符合白皮书所说的完善香港选举制度、落实“爱国者治港”目标,也符合“一国两制”原则及香港实际需要,并且为今年3月的特首选举奠下了良好的基础。
有人说今次选举结果是“一边倒”、“清一色”的被建设力量包揽。这种说法并不正确。新选举制度是强调在“爱国者治港”的大原则下让各方人士得以公开、公平地参与选举,某些人自己“放弃参与”不等于是“不让参与”。放弃参与者可能是不认同“爱国者治港”这一个基本原则, 也可能是背后有着不可告人之处, 所以才不敢参与。
香港不应走美式民主歧路
香港的民主制度应该要有自己的特色,而不是走西方美式民主那一套。美式民主重点在于“博弈”,着重政党之间拚个你死我活、互揭疮疤。而中国式民主则注重“和而不同”,强调沟通、对话、尊重、协调、平衡。只要是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即使不同政见也可以和谐共处。说到底,美式民主是为少数人谋私利及具虚伪性。西方政客大多只是在四五年一度选举时才亮出民主口号,骨子里是漠视社会民生福祉。中国式民主则是没有私利,体现在人大立法、政协监督等机制上,以全体人民利益为依归,并且重视全过程及承诺的兑现,不像西方选举完毕亦大戏落幕,政客不见踪影,之前承诺也销声匿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