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悍刀行》在京举行研讨会
《雪中悍刀行》由宋晓飞担任导演,王倦出任编剧,张若昀、李庚希、胡军等领衔主演。该剧讲述了世家子弟徐凤年在江湖中逐渐成长,最终扛起北椋战旗,护佑众生,成为北椋王的故事。
作为深受武侠精神激励成长的一代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杨乘虎充分肯定了该剧的回归意义。“这是我在近年来看到的武侠作品中间,向经典致敬最全面的一部作品。在它的身上能看到古龙的影子,还有金庸的风骨,以及梁羽生等一系列原生武侠的故事元素。这种回归和致敬,让我们70后看起来颇为亲切”。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一川指出,这部剧对主角徐凤年的塑造使用了一种全新的成长书写方式。“以往的成长叙事都是年轻稚嫩的儿子在神圣的父辈帮助引领下成长、成人,但是在这部剧里,这种成长书写走向了一种新的格局——‘逆向性’的成长书写”。
杨乘虎将这部剧中关于庙堂和江湖的叙事概括为“云泥相容”。“过去我们经常说云泥有别,侠客出身要么背负血海深仇,要么就出身名门,这种人设的固化显得侠义在天而不在地。但是《雪中悍刀行》中主要人物徐凤年,在江湖中间是一个异类,在庙堂之中也是个异类,实现了从泥走向云的武力进阶和造福社会的可能性”。
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编辑、研究员胡祥指出,主角徐凤年从追求自己个人的自由享受,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这个价值观转换的意义非常重要。
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影视艺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何天平认为,很多男频IP改编作品推向市场之后既没有男性埋单,更得不到女性青睐。“但是《雪中悍刀行》跟《庆余年》一样找到了一种处理男频IP比较自洽的思路和方法,至少在类型意义层面上形成自己的拓展,让作品形成一种整体性的独特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