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炜:下好东北全面振兴“先手棋”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需壮大市场力量
近年来,东北地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在要素流动、发展动力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比如,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增长新动力不足和旧动力减弱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相关要素流出较多,资源枯竭、产业衰退、结构单一地区(城市)转型面临较多困难;等等。这些矛盾和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体制机制问题、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问题,特别是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导致一些本地资源难以留住、对外地资源缺乏吸引力。要解决这些问题,促进要素回流,关键是加快提高东北地区的资源配置效率。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表明,配置资源的力量本身是需要培育的,也就是要让市场这只手的力量在政府简政放权和恰当激励中逐渐生发、壮大起来。既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又能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现有条件下,锚定“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的目标,不应再纠结和争辩哪个主体是高效率的、哪个主体是低效率的,而必须是所有主体都提速运转,做好促进要素回流的各项服务,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因此,东北地区一方面应加快壮大市场力量的步伐,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加大市场对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边际贡献;另一方面要增强政府配置公共资源、引导市场资源的能力,加快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