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正在破译“青藏密码”
中评社北京12月21日电/据科技日报报道,冰川上白茫茫一片,科考队员的红色衣服格外醒目,一行十几人步履蹒跚,喘着粗气,回到位于海拔5600米的科考营地。11月中旬,第二次青藏科考总队长姚檀栋院士带领的科考小分队,完成了又一次在拉萨河1号廓琼岗日冰川区的考察任务。高原逐渐进入严冬,科考工作将从大量出野外转向以实验室为主,我国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也即将进入第5个年头。
有着“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地球第三极”之称的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战略资源储备基地,也是亚洲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同时,作为地球上最独特的地质—地理—资源—生态单元,青藏高原被科学界称作“天然实验室”。这里的冰层下封锁着千万年来气候环境变化的蛛丝马迹,湖底则记录着沧海桑田的变迁……
为探寻青藏高原蕴藏的地球奥秘,在时隔近50年后,2017年我国启动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10大任务,260多家单位,7000多名科研人员,1500多个日日夜夜……科考队员们在高山上爬冰卧雪,在河谷中徒步前行,在湖泊中乘风破浪。
他们是“第三极”上的探险家,却无暇欣赏风景。
他们,正在破译埋藏千万年的“青藏密码”。
“守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
2017年8月19日,由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牵头,第二次青藏科考在拉萨正式启动。启动式上,一封特殊的来信令在场所有的科研人员沸腾——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要求科考队聚焦水、生态、人类活动,着力解决青藏高原资源环境承载力、灾害风险、绿色发展途径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要“守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