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淞山:赢了面子输了里子的民进党公投大战

陈淞山。(中评社 资料照)

  中评社台北12月20日电/针对四大公投皆未过关,绿营出身的政治评论员陈淞山今日在《美丽岛电子报》发表评论指出,在民进党府院党团结合作战下,打败民团与国民党合作的四大公投,侥幸赢得公投结果,这是仅有41%投票率的公投大战,也只是原有政党基本盘政治实力的基本呈现与发挥,国民党虽败犹荣,民进党赢了面子却又输了里子,将又如何牵动台湾未来的政局发展态势?尤其是在绝大多数“中间选民”冷眼旁观两大政党的所作所为之下,民进党又将如何力挽狂澜面对明年地方选举可能继续惨败的情势发展?或将牵动着蔡英文政府“下一步”的施政走向与“内阁”改组、政治接班的可能布局!

  陈淞山表示,这次公投结果,国民党该赢未赢,除了党主席朱立伦无法有效统合执政县市团结作战之外,最大的问题还是误判情势“战略失策”所致。本来国民党的反莱猪及公投绑大选公投案其实是切中民进党的政治要害,可以打得相当顺手,却因为一时贪功把民团的反核四及珍爱藻礁公投案也捆绑一起,大玩政党对决大作战,导致民进党也全力反击团结作战,诉诸政党对决的态势,既模糊了各大公投议题的攻防焦点,也顺势运用了台湾多数民众“亲美反中”的微妙政治情绪,使得这场公投大战演变成蓝绿大战。在民进党的政治认同好感度大于国民党的情势下,双方固守基本盘,形成最后民进党以51%到52%的公投“不同意”得票率领先了国民党的47%到48%的“同意”得票率结果。

  陈淞山说,将近35%左右的中间选民绝大多数没有出来投票的真正原因在那里呢?这是外界最好奇的关键所在,因为等到明年地方选举与大后年初的中央大选,这些“中间选民”的政治动向就会是主导并左右选举结果的最最关键所在,国民党目前没有讨到任何便宜,而民进党也丝毫没有引动人心的政治亮点可以争取到他们的支持或青睐。

  陈淞山指出,台湾的“中间选民”基本上是“亲美不反中”,但对执政者是抱有台、美、中政治关系要做到动态平衡的需求,安全与繁荣要兼顾,美、中关系都要搞得好或搞得定。然而,民进党的全面执政,大搞“亲美反中”的“抗中保台”政治路线,让两岸关系发展陷入险境,两岸好像随时都有爆发战争或战争边缘的威胁存在一样,因此,对于广义的“中间选民”而言,宁愿选择冷眼旁观民进党对公投案的卖力演出,静观其变后续的政局发展变化,过度“倾中”或“亲中”的国民党,同时间也让他们害怕被统一的微妙情结冉冉升起。   陈淞山分析,公投并不等于选举,公投议题的炒作基本上就是一种民粹动员,充其量也就只是国、民两大党政治认同的大致体现,真正的政治输赢还是在于谁来执政的大选。因此,当四大公投变成只是“党争”的权力游戏,是非对错与价值选择早已淹没在政党的政治斗争及对抗上,“中间选民”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演变成“党争”的公投大战,就只是内耗及撕裂对立,只是再一次消耗,既没有意义,更谈不上任何的价值选择!

  陈淞山说,国民党虽败,是败在自己的身上,只是证明党主席朱立伦的领导无方,地方县市执政诸侯的各自为政,一盘散沙何以为政!“朱下侯上卢窜起”就是当然的结果!民进党虽赢,但输掉了催出中间选民的执政动能,等于意味着上次赢得“总统”与“立委”选举的中间选民纵使没有完全流失也已位移到观望态势了!这难道不是“赢了面子输了里子”吗?这难道不是隐忧、警讯吗?

  陈淞山强调,要不要“内阁”改组不是苏贞昌说了算,重要的是,蔡英文兼党主席有没有政治视野与格局看到民进党正在大量流失中间选民支持力道的隐忧?蔡英文政府有没有真正深入体会到“网军治国”的风潮所掩盖掉的执政无能与缺失已经正在敲响警钟,甚至开始逐渐产生反扑的现象,台湾的老百姓,尤其是“中间选民”也已经快看不下去了,难道蔡英文政府还要如此因循苟且、恶性循环下去而不自觉自省吗?“下一步”该如何走?“下一场战役”要如何力挽狂澜?恐怕才是问题的开始吧!

陈淞山。(中评社 资料照)

  中评社台北12月20日电/针对四大公投皆未过关,绿营出身的政治评论员陈淞山今日在《美丽岛电子报》发表评论指出,在民进党府院党团结合作战下,打败民团与国民党合作的四大公投,侥幸赢得公投结果,这是仅有41%投票率的公投大战,也只是原有政党基本盘政治实力的基本呈现与发挥,国民党虽败犹荣,民进党赢了面子却又输了里子,将又如何牵动台湾未来的政局发展态势?尤其是在绝大多数“中间选民”冷眼旁观两大政党的所作所为之下,民进党又将如何力挽狂澜面对明年地方选举可能继续惨败的情势发展?或将牵动着蔡英文政府“下一步”的施政走向与“内阁”改组、政治接班的可能布局!

  陈淞山表示,这次公投结果,国民党该赢未赢,除了党主席朱立伦无法有效统合执政县市团结作战之外,最大的问题还是误判情势“战略失策”所致。本来国民党的反莱猪及公投绑大选公投案其实是切中民进党的政治要害,可以打得相当顺手,却因为一时贪功把民团的反核四及珍爱藻礁公投案也捆绑一起,大玩政党对决大作战,导致民进党也全力反击团结作战,诉诸政党对决的态势,既模糊了各大公投议题的攻防焦点,也顺势运用了台湾多数民众“亲美反中”的微妙政治情绪,使得这场公投大战演变成蓝绿大战。在民进党的政治认同好感度大于国民党的情势下,双方固守基本盘,形成最后民进党以51%到52%的公投“不同意”得票率领先了国民党的47%到48%的“同意”得票率结果。

  陈淞山说,将近35%左右的中间选民绝大多数没有出来投票的真正原因在那里呢?这是外界最好奇的关键所在,因为等到明年地方选举与大后年初的中央大选,这些“中间选民”的政治动向就会是主导并左右选举结果的最最关键所在,国民党目前没有讨到任何便宜,而民进党也丝毫没有引动人心的政治亮点可以争取到他们的支持或青睐。

  陈淞山指出,台湾的“中间选民”基本上是“亲美不反中”,但对执政者是抱有台、美、中政治关系要做到动态平衡的需求,安全与繁荣要兼顾,美、中关系都要搞得好或搞得定。然而,民进党的全面执政,大搞“亲美反中”的“抗中保台”政治路线,让两岸关系发展陷入险境,两岸好像随时都有爆发战争或战争边缘的威胁存在一样,因此,对于广义的“中间选民”而言,宁愿选择冷眼旁观民进党对公投案的卖力演出,静观其变后续的政局发展变化,过度“倾中”或“亲中”的国民党,同时间也让他们害怕被统一的微妙情结冉冉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