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反覆 港明年出口料放缓至8%
中评社香港12月17日电/大公报报道,受惠全球贸易反弹及比较基数偏低,加上今年首10个月香港出口大升近27%,香港贸发局将全年出口增长预测由15%调升至25%,若预测准确,将为1988年后最大升幅,但明年则受疫情反覆、全球供应链中断和物流瓶颈延续等干扰,加上通胀忧虑,预期明年香港出口升幅放缓至8%。商会人士指出,明年出口走势视乎疫情及中美经贸关系,变数太多,出口商应“睇定些”。
贸发局研究总监关家明表示,在低基数效应下,今年首10个月香港出口按年大增26.7%,升幅远高全球平均水平,反映香港出口抗逆力强。然而,疫情持续及市场不明朗因素增加,或会为香港明年出口蒙上阴影。
RCEP来年生效 利好港贸易角色
关家明提到,疫情导致运输延误、港口关闭或堵塞,已在不同层面冲击全球供应链,该局调查的出口商中,有71.3%表示要延迟交货予买家、39.8%称生产日程混乱、38.4%指需把运费上升的成本转嫁消费者等。62.4%出口商预期明年首季物流成本续扬,39.8%更认为升幅达10%至30%。
他指出,在后疫情期间,制造商或会预留更多缓冲时间,以确保生产线运作畅顺。以汽车制造业为例,已经由半导体晶片和零部件“零库存”的“及时生产”模式,改行囤积库存的“以防万一”策略,以应对或会遇到的物流瓶颈。他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明年1月1日生效,带来利好因素。通过逐步取消关税,RCEP将进一步发展及整合区域供应链,并加速亚洲生产迈向专业化,这为巩固香港作为国际贸易枢纽的角色增添新动力。
商会人士认为,明年出口市场充满变数,若变种疫情失控,各国再次封城,肯定打击大部分出口业,预期除了医疗用品外,其他行业都无好日子过,港商要做好最坏打算,包括缩减生产规模、要求员工放无薪假等。“有些厂家眼见前景不明,已做了最坏打算,准备好大幅收缩业务,及减省不必要开支,人手流失后亦不补充,总之千方百计保留实力,更重要系小心做生意,拒接风险太高的订单,持盈保泰。”
四成出口商估物流成本涨逾10%
贸发局大中华区助理首席经济师曾诗韵表示,今年第四季贸发局出口指数报37.2点,按季跌1.8点,显示在变种疫情影响下,市场不明朗因素增多,短期或继续削弱本地出口商的信心。
展望未来,香港出口商估计物流成本在明年首季将继续增加,其中39.8%受访者料上涨10%至30%。具体而言,29.1%受访者预料来年的总销售额保持不变,而28.3%则预期有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