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民主真相:选举“真人秀”“形式民主”

来源:新华网

  中评社北京12月11日电/据新华网评论,美国多州最近开启了2022年中期选举预热进程,更有多名共和党人已提前开始筹划角逐2024年总统选举。长期以来,美国一直以“民主灯塔”自居,将多党竞争的选举制度吹捧为民主政治的“精髓”,以此为标尺妄加评判他国“民主程度”。

  然而,透过美式民主精心包装的表象来仔细审视其本质,就会发现美国引以为傲的“民主选举”实质上只是一场场政治“真人秀”:看似交锋激烈,实则结局注定,因为无论谁上台,都是精英统治阶层的代言人。而普通民众其实只是旁观者,难以获得平等的政治参与,没有真正的选择权,更不用说当家作主。

  美国选民对选举政治的日渐冷漠和对政府信任度的不断下跌昭示,美国的“形式民主”不过是自欺欺人。

  在美国,从市、县、州到联邦,各种选举五花八门。从法律上看,美国公民只要符合规定条件就能参加竞选。但实际上,美国选举制度决定了选举过程基本被政治精英把持操纵,只是少数人的游戏。

  美国总统选举采用选举人团制度,而非一人一票的直接选举。各州按照人口比例分得一定数量的选举人票,50个州中有48个以“赢者通吃”方式决定选举人票归属,即把本州选举人票全部给予在该州获得简单多数普选票的总统候选人。这样的制度设计对民主党和共和党这样的大党非常有利,而小党候选人基本没有可能获胜,这正是两大党长期轮流坐庄的“奥秘”所在。而对于选民来说,其选择实际上非常有限:只能在两党候选人之间二选一。即便这两人的政策主张都不符合选民的利益,选民也没有办法。

  那么,在这两个大党内部,总统候选人又如何产生?其实也并非由选民说了算,而是需要获得党内高层的支持。比如,在2016年总统选举民主党党内初选中,伯尼·桑德斯在民主党选民中拥有很高人气,但其较为激进的政策主张难以获得党内高层认可,最终败于希拉里·克林顿。

  美国国会选举同样存在问题,由于选区划分不公正,使得一些政客事实上能够“挑选”选民,而不是由选民来选择政客。按规定,各州会根据每10年一次的人口普查结果调整或重新划分国会选区,各州执政党往往借机尽可能将反对党选民集中划入少数特定选区,或者将反对党选民相对集中的地区拆分,从而确保本党在该州的竞选优势。这方面的一个著名案例就是,1812年,马萨诸塞州州长埃尔布里奇·格里签署法案,划出一个形状极不规则、类似蝾螈的选区。

  这个制度漏洞至今未被堵上。在2020年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之后,两党就在不少州为选区划分问题扯皮,甚至引发一些司法纠纷。美国《纽约人》周刊网站日前刊文指出,在一些开始向民主党靠拢的州,比如北卡罗来纳州和得克萨斯州,共和党控制的立法机构重新划分了选区,使之有利于共和党人,并实际上剥夺了有色人种群体的选举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