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不断规范

(图片来源:人民邮电报)

  中评社北京12月15日电/据人民邮电报报道,一直以来,APP过度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启动弹窗索要无关权限等问题困扰着许多人的日常信息通信生活。今年,工信部、国家网信办等多部门持续加大个人信息保护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11月1日,《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体系进入新的阶段。在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日趋完善的大背景下,APP强制收集非必要个人信息问题明显减少,移动应用无隐私政策问题持续改善,APP强监管与规范化治理成效显现。

法律法规体系日趋完善

  近期,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CNCERT/CC)与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发布《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监测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认为,《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为个人信息权益保护、信息处理者的义务以及主管机关的职权范围提供了全面的、体系化的法律依据。此外,多项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规面向社会公众发布或公开征求意见,我国个人信息保护领域法律法规体系日趋完善。5月,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制定的《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正式实施,明确APP不得强制收集非必要个人信息。11月,《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公开征求意见,其中“个人信息保护”章节详细规定了知情同意、最小必要、权利保障、生物特征信息等方面的要求,并明确提出处理一百万人以上个人信息应视为重要数据处理者进行管理。

  2021年第三季度,工信部组织对国内主流手机应用商店的55万款应用软件进行技术检测,公开通报了601款APP存在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及强制、频繁、过度索权等问题,下架163款拒不整改的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