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减碳源头拧紧节能“阀门”
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强调,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实行全面节约战略,持续降低单位产出能源资源消耗和碳排放,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从源头和入口形成有效的碳排放控制阀门。
为何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要实现碳中和,在能源消费端要做到开源节流:“开源”主要是提高清洁能源供给水平,“节流”则是降低能源消耗,其实节能才是能源消费革命的核心。
这背后主要有三个原因:其一,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大,且仍在不断增长,能源供给存在压力,要从需求侧进行调节。目前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在49.8亿吨标准煤左右,如按现有能效水平,2060年该数字将突破100亿吨。
其二,清洁的新型能源对既有能源系统的渗透速率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能源消费需求。能源替代是一个漫长过程,25%市场占比是一个重要节点,煤炭达到这个数字用了35年,石油用了40年,天然气用了55年。
其三,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大,节约空间也很大。2020年我国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能源效率仍然偏低。终端环节节能具有极强的放大效应,终端设备每提高1%的相对效率,就相当于能源生产环节提高5%左右的相对效率,节约1千瓦时电能相当于节约3倍左右的一次能源。据测算,通过增强公众节能意识,可以减少20%的能源消费。因此,要维持原有经济增长速度,同时降低碳排放,必须贯彻节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