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如何实现用雪自由?官方答中评
中评社北京12月4日电(记者 海涵)12月3日,国新办举办新闻发布会,就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最新筹办进展以及延庆、张家口赛区筹备情况。会上,北京市延庆区区长于波、河北省张家口市市长赵文锋就冬奥会雪务保障情况回答中评社记者提问。
中评社记者提问说,雪务保障是冬奥会筹办的基础,有报道认为,本次冬奥会举办地雪量偏少,冬奥会赛事顺利举办要大量依靠人工造雪,但是人造雪可能影响环境,并对居民用水带来影响。请问对此怎么看,北京冬奥会如何科学绿色实现“用雪自由”?
于波表示,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从11月15日已经开始正式造雪,预计到明年1月中旬能够完成造雪的任务。延庆赛区在整个造雪过程中始终坚持多元蓄水、循环用水、科技节水,确保既满足冬奥会造雪用水的需求,又不会对区域的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具体给您介绍几个情况:
一是多元蓄水。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优先利用收集储存的天然降水、地表径流等作为人工造雪的水源。延庆地区降水量充沛,特别是今年以来全区累计降水量739.9毫米,比过去5年平均降水量508.3毫米多了231.6毫米。另外,今年11月6日,北京迎来了今冬的初雪,延庆冬奥赛区降雪量达到19.5毫米,属于暴雪级别。另外,赛区还建设了三座塘坝和蓄水池,总计可以蓄水约18万立方米,最大限度地存蓄地表水用来造雪和绿化养护等。除了天然降水之外,造雪另外所需要用的水由区域内的佛峪口水库和白河堡水库联合提供。我们做了一个统计,冬奥会赛时需水量仅占延庆地区现状用水量的1.6%,占延庆本地区水资源总量的千分之四,多元蓄水,充分保障了高山滑雪中心造雪用水的需求。
二是坚持循环用水。整个延庆赛区在建设规划、工程管理、生活利用等各个方面都采取了节水的措施,一方面,融雪水通过赛区内的沟道汇流收集到一座塘坝内,用于下一个雪季的造雪和平时赛区的绿化养护等,从而形成了造雪用水的内循环,最大限度节约保护水资源。另一方面,赛区内还建设了一座污水处理站。作为冬奥配套的市政工程设施,达标处理后的再生水可以用于道路浇洒、绿化、灌溉、厕所冲洗等,循环用水的措施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是坚持科技节水。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高效节水人工造雪设备和智能化的造雪系统,通过对气象等情况的实时监测,选择最适宜的条件下启动造雪机,并根据外界环境动态保持最佳的造雪效率,避免水资源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