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奇观时代,悬疑剧更须突破创作瓶颈

  中评社北京12月7日电/据文汇网报道,今年是悬疑剧内卷的一年,国产剧中扎堆涌现出《八角亭谜雾》《第十二秒》《双探》《真相》《双面神探》《致命愿望》等一大批悬疑剧,但整体水准与口碑远低于预期。尤其是顶着“迷雾剧场”光环的《八角亭谜雾》《致命愿望》先后折戟,不禁令人疑惑:刚刚热潮来袭的国产悬疑剧,为何这么快就遭遇创作瓶颈?

  流媒体时代,小屏观剧成为主流模式。为迎合注意力分散的观众的趣味,同时规避小屏幕在呈现场面奇观上的劣势,创作者们越来越偏爱营造紧凑刺激的故事奇观,由此为悬疑剧的发展提供了沃土。由于可将悬疑元素与犯罪、推理、动作、科幻等各种类型进行自由嫁接,悬疑剧体现出十分广阔的生长空间。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近几年全球范围内会出现一股“悬疑热”。在笔者看来,悬疑剧的核心在于悬念,在于种种不确定性的呈现,例如故事的迷离、人性的隐秘或现实的繁复。优秀的悬疑剧应具有缜密的悬疑故事、复杂的人物形象或深入的社会观照。近期许多国产悬疑剧之所以不及预期,恰恰是没有做到几方面的有机结合。

  故事强度的匮乏:

  无心悬疑或故作悬疑

  悬疑剧创作天然追求视听效果,例如夺人眼球的犯罪现场、扣人心弦的配乐等。但衡量其水准高低的根本,还在于故事成色。好的悬疑剧应具备足够的故事强度,即在情节上做到逻辑缜密、合情合理又别出新意。但近期蜂拥而上的国产悬疑剧,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内容硬伤。

  一是无心悬疑。在《八角亭谜雾》等一些作品中,悬疑元素只是扮演了其他类型元素的辅助性角色。同许多悬疑剧一样,《八角亭谜雾》也有意选择以小城为叙事空间,试图利用熟人社会复杂缠绕的人际关系来编织悬念。但整部作品借助少女玄珍被害事件更多地聚焦于家庭伦理关系,着力探讨原生家庭之于个体成长的影响,而多少忽略了悬疑推理层面的编织。或者说,该剧身披悬疑剧的外衣,却有家庭剧的内核。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导演王小帅本人偏爱以家庭伦理叙事观照时代变迁,此前他执导的《青红》《闯入者》《天长地久》等电影都不外如此。平心而论,《八角亭谜雾》对中国式家庭复杂关系的剖解还是较为深入的,抽丝剥茧地发掘出了人物间隐秘的情感与难言的创伤。但该剧有着“第六代”导演典型的美学趣味:偏爱手持摄影、关注日常细节、注重情绪渲染等。这种文艺范儿、生活流式的“慢悬疑”,难免令许多期待悬疑浓度和情节刺激的观众心生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