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教育改革 任重道远

  中评社北京12月7日电/网评:教育改革 任重道远
  来源:大公报 作者:陆文英

  近日,教育局公布《价值观教育课程架构》(试行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教育界多年来乱象丛生,回归至今已20多年,但教育“去殖民化”工作仍未真正完成,教育制度存在不少顽瘴痼疾,并产生广泛而深重的恶果,已经到了必须认真正视和解决的时候。

  比较内地、新加坡、英国及美国的情况,本港没有一项综合社会政策,厘定德育发展的具体目标及监督施行情况。尽管2010年特区政府曾提出增设国民教育及德育课程为中小学必修课,却遭乱港势力抹黑阻挠而“流产”。

  通识教育科的课程内容长期未配合社会变化和政治经济发展与时俱进地更新,而且教授内容碎片化,老师任意教授。“修例风波”中,教育局共接获247宗有关教师专业失当的投诉,不少“黄师”以己昏昏,使人昭昭,以偏激思想误导学生,宣扬“违法达义”等歪理,在课堂上发表仇视国家民族、污蔑政府、抹黑警队等反中乱港言论,致使部分学生无法建立正确价值观,被利用作暴乱棋子。

  据统计,黑暴期间在超过一万名涉嫌违法的被捕者中,四成为学生,而其中十八岁以下者竟达四成半。教师是青少年人生的引路人,被称为“灵魂工程师”,然而在“黄师”长期的误导教唆之下,香港有部分新一代丧失灵魂,蔑伦悖理。

  针对这些情况,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去年的施政报告中特别强调实施优质教育,分别从师资和教育制度入手,包括将高中通识教育科改革为公民及社会发展科。这次《价值观教育课程架构》(试行版)的发布,内容上要求学校引导学生树立坚毅、尊重他人、责任感、国民身份认同等十项首要价值观和态度,培养学生勤奋和乐于劳动的美德,成为有自理能力、勤奋向上、有责任感及坚毅精神的新一代。整个课程架构全面、均衡、富有针对性,各界普遍认为,这是解决本港教育困局,完成香港“二次回归”,巩固和发展“爱国者治港”,开启香港由乱及治、由治及兴新局面必不可少的重要一步。

  这份架构所涉及的,不仅仅是社会变革发展的需要,也是关系香港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乃至香港向何处去的大方向问题。中国传统文化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首先在于“传道”,然后才是“授业、解惑”。而所谓“道”,就是真理,就是为人之道,也就是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第43章《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中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香港作为国家一个特别行政区,应从中得到启示和遵循参照。

  事实上,就连欧美也非光重书本知识,美国在培养青少年行为素质和良好习惯方面,定出的要求竟达36项之多,包括爱国心、责任心等。可见“求学首重德,做事先做人”作为教育之首义,古今中外概莫如是。

  加快推进教师宣誓安排

  爱国立德,奉公守法,乃“做人”的根本。提升学生国民身份认同就是香港当务之急。社会各界普遍认为政府必须重视“三国”教育,即国史、国学与国情教育。要让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必须将之融入各科教学中,分阶段有序推进。要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为起点,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载体,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以及“仁者爱人”的社会关爱和“正心笃志,崇德弘毅”的人格修养教育活动为重点,从爱国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学习了解做起,让学生认识国家前途命运和个人的关系,建立文化自信,使学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国家尊严和国家的核心利益。

  要开展和做实做好这些教育工作,师资是一个关键。虽然目前政府已有加强教师的德育培训和提高国民身份认同,以及从入职管理着手等,多方面提高教师质素。但是,作为肩负培植建港兴港人才责任的“灵魂工程师”,尤其是官校和津校的教师,理应与公务员一样宣誓拥护基本法及效忠香港特区。据悉,当局正研究宣誓安排事宜,市民期望尽快付诸实施。   中评社北京12月7日电/网评:教育改革 任重道远
  来源:大公报 作者:陆文英

  近日,教育局公布《价值观教育课程架构》(试行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教育界多年来乱象丛生,回归至今已20多年,但教育“去殖民化”工作仍未真正完成,教育制度存在不少顽瘴痼疾,并产生广泛而深重的恶果,已经到了必须认真正视和解决的时候。

  比较内地、新加坡、英国及美国的情况,本港没有一项综合社会政策,厘定德育发展的具体目标及监督施行情况。尽管2010年特区政府曾提出增设国民教育及德育课程为中小学必修课,却遭乱港势力抹黑阻挠而“流产”。

  通识教育科的课程内容长期未配合社会变化和政治经济发展与时俱进地更新,而且教授内容碎片化,老师任意教授。“修例风波”中,教育局共接获247宗有关教师专业失当的投诉,不少“黄师”以己昏昏,使人昭昭,以偏激思想误导学生,宣扬“违法达义”等歪理,在课堂上发表仇视国家民族、污蔑政府、抹黑警队等反中乱港言论,致使部分学生无法建立正确价值观,被利用作暴乱棋子。

  据统计,黑暴期间在超过一万名涉嫌违法的被捕者中,四成为学生,而其中十八岁以下者竟达四成半。教师是青少年人生的引路人,被称为“灵魂工程师”,然而在“黄师”长期的误导教唆之下,香港有部分新一代丧失灵魂,蔑伦悖理。

  针对这些情况,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去年的施政报告中特别强调实施优质教育,分别从师资和教育制度入手,包括将高中通识教育科改革为公民及社会发展科。这次《价值观教育课程架构》(试行版)的发布,内容上要求学校引导学生树立坚毅、尊重他人、责任感、国民身份认同等十项首要价值观和态度,培养学生勤奋和乐于劳动的美德,成为有自理能力、勤奋向上、有责任感及坚毅精神的新一代。整个课程架构全面、均衡、富有针对性,各界普遍认为,这是解决本港教育困局,完成香港“二次回归”,巩固和发展“爱国者治港”,开启香港由乱及治、由治及兴新局面必不可少的重要一步。

牛吧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