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首课生 今成航天人
中评社香港12月3日电/时隔八年再度太空授课,王亚平即将天宫开讲。
香港文汇报综合报道,时隔八年,王亚平老师的太空课堂即将再次开讲。2013年6月20日,参与神舟十号乘组任务的王亚平在聂海胜、张晓光协助下进行首次太空授课,全国6,000余万中小学生观看授课直播。八年前播下的“航天种子”已经萌芽成长,当年和全班50多名同学一起观看“太空第一课”的王楠,在高考填报志愿时选择了与航天相关的专业,六个平行志愿的首选专业全部填写了“自动化”或者“测控”,研究生阶段又被保送至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如今正式成为了一名航天人。
“2013年的那个6月,我16岁,还是一个在山东省高密一中读书的高二学生。”王楠记得,和全班同学一起,透过电视直播,观看王亚平在失重环境下演示的陀螺、单摆和水球实验,以及在地球上很难实现的各种“特技动作”。
亚平“水球倒影” 定格学生脑海
“太空探索的趣味和航天员的魅力终于被更多人看见了!”王亚平“水球倒影”的美好镜头,定格在这位16岁姑娘的脑海里。
本科阶段,王楠进入了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院,学习自己心仪的测控专业。2020年9月,王楠获得了保研北航的机会,“六年前,您在天宫一号里讲解什么是‘陀螺的定轴性’,六年后的今天,我坐在北航的实验室里,又研究起了惯性导航系统里的陀螺仪。”
“天宫第二课”的消息受到许许多多像王楠这样的曾经观看过“太空第一课”的学生的关注。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官方公布的安排,中国首个太空科普教育品牌“天宫课堂”即将正式推出,中国太空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将于近日面向全球进行直播。
载人航天工程表示, 太空站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也是重要的太空科普教育基地,蕴含着得天独厚的丰富教育资源,对激发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弘扬科学精神、热爱航天事业具有特殊优势。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进驻太空站组合体后,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充满了期待。
近期以来,官方已经通过多种渠道“剧透”了亚平老师即将归来的好消息。从太空站传回的视频显示,在“太空理发师”叶光富的亲自操刀和指令长翟志刚的设计下,王亚平完成了一次新发型的修剪。网友们对太空“美发沙龙”艳羡不已,官方也不断暗示,有新发型意味着航天员即将进行新动作。
打造“天宫课堂” 建立科普品牌
此次太空课堂的“教室”,从并不宽敞的天宫实验室升级成为“太空别墅”级别的天宫太空站,授课的内容预计将更加丰富、有趣。官方亦强调,“天宫课堂”是会成为长期运营的科普品牌,将结合载人飞行任务,贯穿中国太空站建造和在轨运营系列化推出,授课将由中国航天员担任“太空教师”,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采取天地协同互动方式开展。
中评社香港12月3日电/时隔八年再度太空授课,王亚平即将天宫开讲。
香港文汇报综合报道,时隔八年,王亚平老师的太空课堂即将再次开讲。2013年6月20日,参与神舟十号乘组任务的王亚平在聂海胜、张晓光协助下进行首次太空授课,全国6,000余万中小学生观看授课直播。八年前播下的“航天种子”已经萌芽成长,当年和全班50多名同学一起观看“太空第一课”的王楠,在高考填报志愿时选择了与航天相关的专业,六个平行志愿的首选专业全部填写了“自动化”或者“测控”,研究生阶段又被保送至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如今正式成为了一名航天人。
“2013年的那个6月,我16岁,还是一个在山东省高密一中读书的高二学生。”王楠记得,和全班同学一起,透过电视直播,观看王亚平在失重环境下演示的陀螺、单摆和水球实验,以及在地球上很难实现的各种“特技动作”。
亚平“水球倒影” 定格学生脑海
“太空探索的趣味和航天员的魅力终于被更多人看见了!”王亚平“水球倒影”的美好镜头,定格在这位16岁姑娘的脑海里。
本科阶段,王楠进入了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院,学习自己心仪的测控专业。2020年9月,王楠获得了保研北航的机会,“六年前,您在天宫一号里讲解什么是‘陀螺的定轴性’,六年后的今天,我坐在北航的实验室里,又研究起了惯性导航系统里的陀螺仪。”
“天宫第二课”的消息受到许许多多像王楠这样的曾经观看过“太空第一课”的学生的关注。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官方公布的安排,中国首个太空科普教育品牌“天宫课堂”即将正式推出,中国太空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将于近日面向全球进行直播。
载人航天工程表示, 太空站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也是重要的太空科普教育基地,蕴含着得天独厚的丰富教育资源,对激发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弘扬科学精神、热爱航天事业具有特殊优势。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进驻太空站组合体后,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