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技术创新保障数据安全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中评社北京11月21日电/据经济参考报报道,随着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的颁布实施,数据安全成为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一环,通过数据库技术创新助力数据安全成为业内热点。

  记者调研采访发现,面对数据安全合规以及新应用新场景下的安全防护要求,传统数据库安全防护理念和技术已经开始转变。在大数据环境下进行顶层设计、标准制订,对各大数据组件进行安全审计、访问控制与风险识别,针对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的安全脱敏、加密安全与隐私防护等,都是当前数据库安全防护新趋势的重要问题。

  多因素驱动数据库安全发展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最新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8.6%。

  “只有保障数据安全,才能筑牢数字经济发展的底线。”达梦数据库高级副总经理付铨表示,数据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生产资料,是国家核心战略资源和社会重要财富。同时,数据安全问题是关乎数字经济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绿盟科技集团副总裁李晨认为,数据库安全发展主要有两个驱动因素,一是数据库本身的发展促使数据库安全技术发展,二是数据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对数据库安全防护提出新的需求。从技术发展看,大规模的数据存储和处理需求,使得大数据、数据仓库、数据湖以及数据中台得到推广,并应用于分布式数据库、云端数据库等很多场景。从数据安全法律法规看,继等级保护2.0系列标准提出大数据应用场景的安全防护参考后,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又相继颁布实施,将数据安全要求提高到法律的高度。

  在中国信通院数据库应用创新实验室、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大数据技术标准推进委员会近日举办的“数据库安全防护新趋势”沙龙上,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长聘教授李国良表示,标准有助于落实产业政策,促进企业发展。希望更多企业重视相关工作,共同为数据库安全的发展做出贡献。

  据中国信通院云大所工程师刘思源介绍,中国信通院深耕数据库领域标准研制、产业研究、政策支撑、评测评估等,依托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大数据技术标准推进委员会,已牵头编制近10项数据库领域行业标准和若干团体标准,累计发布数据库白皮书和研究报告近10本,并定期发布评测评估观察,为遴选优质标的提供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