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植中华文化沃土,凝聚伟大中国精神

(11月12日上午10时,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图源:新京报)

  中评社北京11月16日电/新京报评论道,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其中,“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这一提法,令人耳目一新。

回望波澜壮阔的百年奋斗史,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每一次思想的形成,都是一个时期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面对前所未有的伟大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中,深刻汲取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典范。

个中要义,主要是“两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要结合中国具体实际,也要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方面,任何原创性思想,都不可能凭空而来,都有着时代、社会、历史、文化等深刻的背景,都对应着诸多亟待破解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所直面的,就是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也正是因为有如此强烈的“问题意识”,才会不断探索并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