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SKLBCS揭大脑功能机制

  中评社香港11月15日电/香港商报网报道,人脑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器官,也是最高效的资讯处理系统。2005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SKLBCS)在香港大学成立,为脑科学前沿研究提供了一个国际平台。从那时起,SKLBCS就一直致力于解开最难以捉摸的大脑功能背后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具体而言,即研究神经可塑性的神经生物和心理机制,从而达至保护和促进大脑与心理健康。

  与国家促进健康老龄化和心理健康的神经科学研究的关注相一致,SKLBCS开展的研究开创了精准预防的神经科学新时代。SKLBCS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是开发神经认知和情感加工模型,并应用这些模型来了解正常和异常大脑功能的表观遗传、生物学和神经心理学机制的基础SKLBCS的研究人员与从事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科学家合作,旨在结合多种资讯来源,创建一个高度整合的模型来识别大脑和心理健康面临的挑战。

  重编情感回路 治疗情绪障碍

  凭藉着神经可塑性的既有知识,SKLBCS一个研究小组已成功发现了如何重新编程特定情感回路以治疗情绪障碍的关键。情绪处理涉及由前额叶、杏仁核、海马体,及脑桥等脑区共同构成的精密的情感回路。研究指出,一定时间的神经认知训练,运动,冥想等可为这个情感回路中的特定神经带来正面的影响及编程。由于情绪障碍和情感回路的异常有密切的关连,针对特定情感回路的锻炼将会是治疗情绪障碍的关键。

  有助创伤后应激障碍治疗

  另一组研究人员正在研究如何于睡眠期间重新巩固和调节创伤性记忆,具体而言,如何在睡眠中操纵记忆,以提高认知能力或进行临床干预,促进心理复原力和身心健康。研究人员依靠脑电波(EEG)来区分不同的睡眠阶段,如浅睡眠N1、深睡眠(慢波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REM),即大多数梦境发生时的睡眠阶段。在有针对性的记忆重新启动实验中,研究人员将向睡眠中的参与者提供记忆线索,如与先前学习相关的声音。通过测量人类参与者的行为任务表现,现有的证据表明,人类可以在睡眠期间增强各种类型的记忆(如技能学习、情感记忆等)。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睡眠期间的某些脑电信号,如慢波和纺锤形脑活动,对于记忆重塑的好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成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