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找准自身定位 融入国家发展

  中评社北京11月17日电/网评:找准自身定位 融入国家发展

  来源:大公报  作者:张仁良(香港教育大学校长、全国政协委员)

  读完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首先,公报回顾了国家在过去数十年,如何由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蜕变成如今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身为中国人,我对此深感自豪。根据世界银行2020年的数据,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以美元为基准)在1960年至2020年间的增幅高达250倍。世银对中国经济有这样的概括描述:“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近10%,8亿多人摆脱贫困,在医疗、教育和其他公共服务方面也取得了显着改善。”

  第二,公报对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以来取得的成就和历史经验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毫无疑问,中国已跨越不同的里程,并已取得多项成就,尤其是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更是令国际社会瞩目。然而,国家的发展进程并非一帆风顺,靠的是几代人一以贯之、努力不懈的辛劳成就。对于未来以及年轻一代来说,学习国家的发展历史、社会现况及未来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公报亦总结了“一国两制”在港落实近25年的实践经验,从中归纳出成功的例子以及有待改善的地方,既为“一国两制”今后在港实践提供重要指南,亦避免香港未来再走弯路。

  第四,香港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作为香港特区的市民更需要加深对当代中国历史的认识和了解。我读书的年代,中史是初中的必修科目,但高中选读理科之后,我就再无选修,对中国历史的认识亦停留在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结束中国帝制这一点上。至于往后的重要历史事件,例如军阀混战、抗日战争、以至新中国成立,我就仿如“白纸”一张,并不通晓。当然,步入社会后我仍有机会了解国家的历史发展,但我仍然认为,我们应该尽早学习这些近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对执政共产党的了解。中国共产党1921年成立至今已经一百年,一路走来,过去一百年的国家发展,确实是中国历史中深具分量的篇章。   最后,公报中提到了国家下一个的“百年计划”。若内地维持现有的经济增长速度,中国在不久的将来将会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届时,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亦会受惠于内地高速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新机遇。

  可以预期,内地市场在企业融资和私人财富管理等方面的需求将日益增大,香港绝对可以扮演积极的角色,应对内地的需求与增长。因此,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未来百年发展的大局中将扮演什么角色、香港如何定位以融入这一蓝图、以己所长贡献国家所需,都是值得关注思考的问题。要解答凡此种种的问题,都须建立在了解国家历史和现况的基础上,唯有这样香港才可以在下一个百年计划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中评社北京11月17日电/网评:找准自身定位 融入国家发展

  来源:大公报  作者:张仁良(香港教育大学校长、全国政协委员)

  读完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首先,公报回顾了国家在过去数十年,如何由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蜕变成如今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身为中国人,我对此深感自豪。根据世界银行2020年的数据,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以美元为基准)在1960年至2020年间的增幅高达250倍。世银对中国经济有这样的概括描述:“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近10%,8亿多人摆脱贫困,在医疗、教育和其他公共服务方面也取得了显着改善。”

  第二,公报对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以来取得的成就和历史经验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毫无疑问,中国已跨越不同的里程,并已取得多项成就,尤其是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更是令国际社会瞩目。然而,国家的发展进程并非一帆风顺,靠的是几代人一以贯之、努力不懈的辛劳成就。对于未来以及年轻一代来说,学习国家的发展历史、社会现况及未来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公报亦总结了“一国两制”在港落实近25年的实践经验,从中归纳出成功的例子以及有待改善的地方,既为“一国两制”今后在港实践提供重要指南,亦避免香港未来再走弯路。

  第四,香港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作为香港特区的市民更需要加深对当代中国历史的认识和了解。我读书的年代,中史是初中的必修科目,但高中选读理科之后,我就再无选修,对中国历史的认识亦停留在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结束中国帝制这一点上。至于往后的重要历史事件,例如军阀混战、抗日战争、以至新中国成立,我就仿如“白纸”一张,并不通晓。当然,步入社会后我仍有机会了解国家的历史发展,但我仍然认为,我们应该尽早学习这些近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对执政共产党的了解。中国共产党1921年成立至今已经一百年,一路走来,过去一百年的国家发展,确实是中国历史中深具分量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