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效应催谷 全球楼价飞涨

  中评社香港11月16日电/供应短缺引恐慌抢购,恢复通关后势更疯狂。

  香港文汇综合报道,全球各地过去近两年以来受新冠疫情肆虐,经济大受打击,然而房地产市场却不跌反升,业界人士认为“疫情效应”反而带动房地产市场上升,许多民众在家工作,留在家中时间更多,因此希望换更大的住宅。政府维持低息政策以推动疫后经济复苏,亦令房屋市道更炽热。有地产中介人形容民众正“恐慌抢购物业”,预计随着疫情放缓,更多外国买家加入抢楼,房地产热潮明年仍会持续。

  富国录廿年最大升幅

  尽管疫情导致全球经济经历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冲击,但不论美国、英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还是秘鲁等发展中国家,物业价格却飞涨。统计显示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OECD)的37个富裕成员国,在前年第4季至去年第4季期间,楼价已累升近7%,是过去20年以来最大年度升幅。房地产顾问服务公司莱坊的国际住宅研究部主管艾伦认为,房地产市场未有出现泡沫,主要由于目前仍处于低息环境,有利物业投资。此外,在许多国家实施封关下,现时物业市场主要由本地买家撑起,当各地恢复通关后外国买家涌入,物业价格势进一步飙升。

  艾伦指出,楼价在疫下不跌反升,主要原因是民众在疫情下的生活模式明显改变,在封城期间,人们需在家工作,有更多时间留在家中,因此想到改善居住环境,较富裕人士放售位于市中心的物业,选择在郊区购买面积更大、拥有更多室外空间的住宅,以英国伦敦为例,不少居民无须前往办公室上班,不再考虑交通时间,故此纷纷迁往外围地区居住,因当地楼价较低,腾出的资金可购买用作度假的物业。此外,民众因疫情减少外出消费,有更多资金可花在买楼方面,带动房产需求上升。

  中介:有买家付10万元睇楼

  英国地产中介人普瑞尔表示,英格兰西南部一个海滨度假城镇,早前有两个物业均以高出叫价10万英镑(约104万港元)的溢价售出,甚至有买家愿意支付1万英镑(约10.4万港元)“睇楼”,他形容自己从事房地产买卖38年来,从未见过市场如此疯狂。他指英国楼价去年累升8.5%,由于放盘量较正常水平少30%,促使更多人恐慌入市,“一年前人们担心厕纸短缺而抢购,目前物业市场也有这感觉。”美国情况也不遑多让,去年楼价累升9%。

  政策亦为房地产市场火上加油,政府在疫情期间为企业和劳工提供支援,加上维持低息环境及临时削减买楼税项,均对市场带来刺激作用。尽管部分国家的政府出招,希望冷却楼市,但分析认为政府不希望影响经济复苏,即使通胀上升也不会轻易加息,相信楼价不会有大幅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