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回升 货币政策仍需发力
1、社融增速继续磨底
10月新增社融1.59万亿元(人民币,下同),高于市场预期的1.56万亿元,同比多增1970亿元。社融存量增速稳定在10%,继续磨底。剔除政府债券融资后,社融增速为9.34%,也持平于上月增速。不过,经季调剔除季节性扰动后,环比折年率小幅反弹0.8个百分点。社融整体表现平稳,只能说没有进一步下滑,反映了融资端的发力效果。
人民币贷款和政府债券净融资为主要同比贡献项。人民币贷款在连续三个月同比收缩后,在10月重新转正,同比多增1364亿元。非标融资略微高于去年同期,较前两个季度的同比负增明显改善,主要受到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的拉动(同比多增200亿元)。而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继续同比收缩,严监管影响仍在。
10月政府债净融资6167亿元,规模上较8月和9月下滑。但由于发行节奏的错位,同比多增1236亿元,对整体社融形成支撑。从“新增财政存款─政府债券净融资”看,财政收支差额降至-4933亿元,存在季节性效应影响,但实际也处于近年来的低位水平,意味着财政支出力度继续不及预期。笔者认为,在跨周期调节的要求下,财政或将留足空间给明年,届时基建,包括新基建有望一定程度上托底经济。
2、房贷释放支撑短期信贷
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8262亿元,整体规模高于季节性,同比去年多增1364亿元。贷款结构上有所改善,主要由居民部门中长贷恢复带动,尤其是居民房贷增长较多,而企业中长贷继续同比负增,实体融资弱需求仍是拖累。